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本文格式为Word版,下载可任意编辑第PAGE\*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年度财政增收工作实施意见为巩固全市财政收入快速增长的良好势头,为各项工作走在全省前面提供有力支撑和保障,根据我市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意见。一、指导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省第八次党代会、全省经济工作会、市第九次党代会和市委九届二次全会精神,把财政收入作为衡量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指标,不断提高全部财政收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一般预算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税收收入占全部财政收入的比重,努力实现经济发展与财税增长的有机统一。二、工作目标2022年全市财政收入工作的预期目标是:全部财政收入增长1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16%。重点支出保障有力。三、工作重点(一)优化产业结构培植财源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不断夯实壮大财源基础。一要加快传统产业升级。着力支持钢铁、能源、化工、建材、装备制造等重点产业技术改造,把握好节能减排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使传统税源得到长久巩固和持续壮大。二要加快发展新兴产业。立足市情,立足科技、产业基础,重点培育和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高附加值产业,使之成为新的税源增长点和重要支撑。三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鼓励既有企业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及时兑现奖励补助,建立良好利益导向,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优化税收结构,提高财政收入质量。(二)狠抓项目建设培植财源项目建设是财源增长的持续动力。一要强化项目财税贡献约束。加强项目财税贡献前期论证,将万元产值财政收入贡献度、单位能耗财政收入贡献度等,作为项目引入约束性指标。除国家、省、市有明确规定外,各县(市)区在招商引资工作中,不得违规擅自出台税费减免政策,防止以盲目牺牲财税利益为代价,换取短期无效益的投资增长。二要加快推进项目建设步伐。按照谋划一批、储备一批、跑办一批、建设一批的思路,形成项目建设的梯次结构。全面兑现各项优惠和奖励政策,充分调动各级各部门招商引资积极性。多方筹措资金,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力争早日投产达效。三要大力提高沿海项目承接能力。突出抓好以为核心的湾发展,鼓励湾“四点一带”承接市级“退二进三”企业转移,加速生产力布局向沿海转移,着力提升经济发展活力。(三)加快沿海开发培植财源坚持把为龙头的湾“四点一带”建设作为促进财政收入的重要引擎,举全市之力,全面加快开发开放步伐。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吸引环保节能、高新技术和战略新兴产业项目入驻,增强产业支撑能力,打造财政经济发展新的增长极。(四)积极应对省财税体制调整省政府取消了原来省级收入激励性返还政策,开始对省级工业聚集区(开发区、园区)等,实行省级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收入“核定基数、超收全返”的优惠政策。这是我省财政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必须把握好体制导向,积极有效应对,最大限度增加地方财力。一方面,要加大省级聚集区申报力度。市委、市政府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负责总体协调。各县(市)区要成立专门班子,发改、工信、商务等部门密切协作,明确重点聚集区申报名单,加大跑办力度,争取更多区域享受这一政策。另一方面,要加大组织企业入区力度。省下发了《关于加快工业聚集区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了涉及规划、用地、税收等方面的十大扶持政策。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措施,在规划、土地、资金、税收、用电等方面加大倾斜力度,吸引本地企业搬迁落户聚集区,吸引国内外大型企业集团入驻聚集区,着力做大聚集区财政收入规模,争取更多财力返还。(五)不断健全完善税费征管体制机制税费征管是实现财税利益的现实途径,必须不断研究落实针对性管理举措,确保财政增收落到实处,最大限度体现发展效益。一要搭建全市综合治税信息共享平台。落实综合治税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编制和人员,依托市政府电子政务网络建设,按照“分步实施、逐步完善”思路,启动建设综合治税信息平台。将财政、国税、地税、发改、统计、国资委、人社、工信、商务、招商、工商、质监、国土、住建、规划、交通、科技、民政、教育、卫生、电力等21个涉税信息较多的部门纳入第一期接入范围,运转成熟后,适时启动第二期建设,将平台覆盖范围扩展到所有涉税信息部门。二要深入推进对标治税管费。建立科学治税模式。对每一个行业、企业进行研究分析,根据企业的用电量、产销量、市场行情等要素,研究测算企业的利润总额和应缴税收,以此制定钢铁、化工、水泥等各行业税收管理模式、税负标准。对于低于参照标准的企业,逐一分析存在问题,实施重点监管。加强专享收入核查。财政、税务、审计等部门要组成联合检查组,对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增值税等地方收入实施定期检查,确保应征尽征。对享受本级税收优惠政策的企业,定期开展资质复核;对优惠期限到期的企业,及时恢复征收;对恶意骗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