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1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为进一步做好我院医院感染管理和控制工作制定本制度一、学习《医院感染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法》、《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法律法规,提高法制观念。二、自觉执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三、医务人员上班时着装整洁、剪短指甲、不戴手饰(戒指、假指甲等)、不穿工作服进食堂、会议室、离院外出。四、各类人员应自觉遵守手术室管理制度,禁止随意出入手术室。五、医务人员须自觉遵守公共卫生,不随地吐痰,乱丢烟头等。六、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原则。七、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正确洗手、手消毒和戴手套。八、严格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保证进入人体组织、无菌器官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灭菌水平;接触皮肤、粘膜的医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必须达到消毒水平;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械必须一用一灭菌。九、日常工作中严格执行标准防护措施。十、在诊疗工作中严格执行隔离技术规范,根据病原体传播途径采取相应的隔离措施。十一、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开展医院感染相关监测项目。十二、发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应于24小时内报告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十三、各类医务人员在诊疗工作中发现传染病疫情后应立即按要求登记和报告。十四、在出现医院感染暴发趋势或其它医院感染突发事件时配合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并落实控制措施。十五、严格按照医疗废物分类存放的要求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管理工作,医疗废物和生活垃圾不能混装。十六、当医务人员发生医疗锐器伤时按医院相关流程处理。十七、医院感染管理委员定期对全院进行考核与评价,将考核结果与绩效工资挂钩进行奖惩。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一、制定全院医院感染控制规划、计划及管理制度。二、医院感染监测;管理监督;评价效果;发现问题,提出对策。三、为新建设施提出卫生学标准的审定意见。四、医院感染管理有关人员的业务培训,为临床提供技术指导。五、召开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议,对有关医院感染问题进行讨论,提出对策。六、发生医院感染重大事件时,采取果断措施,并按规定上报。七、组织落实和评价全院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术的普及教育。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成员组长:张博儒成员:王建、范明君、李小蓉、李玉英、张平、衡信春、黄敏住院部内科兼职医院感染管理医师:黄芙蓉住院部外科兼职医院感染管理医师:胥王彪门诊兼职医院感染管理医师:蒲文良医院感染消毒灭菌效果及卫生学监测制度根据卫生部颁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等卫生行业标准,认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和环境卫生学监测。一、每月对高危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婴儿沐浴室、内镜室、新生儿病房、治疗室、供应室等的空气及使用中的消毒液的细菌污染情况监测一次。监测结果Ⅱ类环境细菌总数≤200cfu/m3、Ⅲ类环境细菌总数≤500cfu/m3,使用中的消毒液细菌总数≤100cfu/ml,不能检出致病菌。二、各科室含氯消毒液的有效氯浓度每日监测.三、使用中的紫外线灯管的辐射强度6月监测一次。四、每季度对手术室、产房、母婴室、感染性疾病科、口腔科等部门物体表面和医务人员的手进行消毒效果监测,监测结果:1、Ⅱ类环境:(普通手术室、产房、新生儿室、供应室无菌物品存放区、重症监护室)物体表面≤5cfu/cm²。Ⅲ类环境(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治疗室、注射室、换药室、消毒供应中心清洁区、急诊抢救室、化验室、各类普通病房)物表≤10cfu/cm²。Ⅳ类环境:(传染科及病房)物体表面≤15cfu/cm2。2、卫生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5cfu/cm²。外科手消毒监测的细菌菌落数应≤10cfu/cm²。以上均不得检出致病性微生物。当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医务人员手卫生有关时,应及时进行监测,并进行相应致病性微生物的监测五、消毒供应中心必须做到工艺监测(整个工作流程)、化学监测(温度指示卡、浓度指示卡)压力蒸汽灭菌每锅必须用化学指示卡监测,每周进行一次生物监测。六、每月对内镜及附件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监测,消毒后的内镜合格标准为:细菌总数<20cfu/件,不能检出致病菌;灭菌后内镜无菌检测合格。七、灭菌物品每月进行一次细菌培养,监测结果:无菌检测合格。八、医务人员必须严格执行消毒灭菌原则。消毒灭菌效果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医院感染监测与通报制度为了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控,达到提高医疗质量的目的,使医院感染控制在最低水平,特制定本制度。一、开展医院感染率监测开展全院医院感染发病率、各科室医院感染发病率、不同部位医院感染发病率、危险因素、漏报率等的综合性监测。二、在综合性监测的基础上开展目标性监测。三、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1.对压力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