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内部使用福建省政和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完整题库及答案【新】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甲、乙两人承担按份责任B:由甲承担C:由乙承担D:甲、乙两人承担连带责任答案:C2.甲和乙(均12岁)是邻居,某日两人一起出去玩,路上见到某家门口站的一条狗很威风,甲和乙都很喜欢,想将狗抱回家中。后两人买了些馒头蘸了酒喂狗吃,想将狗迷晕抱走。正要将狗抱走的时候,狗的主人丙赶到,大声斥责,甲慌忙丢下馒头逃跑,却撞到路边骑自行车的行人丁,自行车倒下将乙砸伤,丁亦受伤。对于乙和丁的损失,责任应当由谁承担?()A:丁承担B:甲的监护人和丙共同承担C:乙的损失由其监护人承担,丁的损失由甲的监护人承担D:甲的监护人承担答案:D3.2013年2月1日,甲将位于长江西路的一套自有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3月20日,甲又将该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丙,但一直拒绝办理抵押登记。4月13日,甲擅自将房产转让给丁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甲和丙之间抵押合同已生效B:丙可要求甲赔偿自己所遭受的损失C:乙可对该房屋行使抵押权D:甲和丙之间转让房产的合同无效答案:D4.下列属于不动产的是()。A:地里的土豆B:水库中的鱼C:森林里的林木D:沙漠里的帐篷答案:C5.沿着溪边再往前走,走过两户农家乐,山脚边有一条初步成形的游步道。拾级而上半山腰,一个观景台正在建设中,从这里________,整个下姜村美景尽收眼底。A:俯瞰B:雄视C:凝望D:远眺答案:A6.张某系某村农民。某日于完活回到家后,发现路边有一受伤马驹,经寻找无人认领,张某便将其领回家中,并为其包扎好伤口。不料过了几天,张某家里来客人时,马驹受惊而将客人踢伤。张某去管束马驹,也被马驹踢伤。张某支付客人的医疗费与自己的医疗费共3000元,并在家养伤数日,导致田间麦苗枯死。数日后,马驹的主人找上门来,索要马驹。张某与马驹的主人就费用问题发生纠纷。下列哪一项是错误的?()A:张某有权请求马驹的主人支付给马驹治伤的费用B:张某有权请求马驹的主人支付其妻子看病的医疗费C:张某有权请求马驹的主人支付马驹的饲养费用D:张某有权请求马驹的主人支付客人和自己的医疗费用答案:B7.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A:乙得12000元,丙得6000元B:乙得6000元,丙得6000元,为胎儿保留6000元C:乙和丙平分,各9000元D:乙得12000元,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答案:D8.随着经济与社会的高速发展,信息化与网络化已经成为我国从政府到民间的共同努力目标;使用网络也已成为全民共同参与的日常行为。那么,为什么我们要将青少年上网视为洪水猛兽?难道是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自控力而导致上网过度?我国CNNIC调查(2007年)证实,网络使用人口最高的是占66.3%的20~35岁成年人,18岁以下青少年仅占17.2%。A:网络使用人口结构B:重视青少年上网的原因C:青少年对信息化与网络化的重要性D:“青少年上网=问题”的悖论答案:D9.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是:A:老舍B:茅盾C:赵树理D:鲁迅答案:A10.甲将自己拥有的一幅名人所作的画卖给乙,约定好乙在签订合同的第二日来取画,结果在签订合同的当晚,该画就被小偷丙盗走,转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丙对该画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B:乙对该画享有所有权C:丁对该画的占有属于善意占有D:甲对该画享有署名权答案:C11.下列选项中,属于无因管理的是()。A:误将他人的牛当自家的饲养B:将他人抛弃的病羊领回家饲养C:自费将因受伤而昏迷的路人送医院救治D:参加志愿者活动答案:C12.某夜,群众举报张家有人在看黄碟,警察敲门人户后,直接进入张某夫妇的卧室,并没收了VCD和黄碟。关于本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名誉权B: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住宅安全权C: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财产权D: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隐私权答案:A13.李某欠张某5万元,双方约定于2012年5月2日李某偿还张某的借款,但2012年6月2日,李某仍未还钱,于是张某向李某表示同意其延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