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臭椿育苗实习报告学院:专业:姓名:指导老师:日期:一、前言2012年3月29日,我们正式出发到河北农业大学科技标本园进行树种育苗实习。本次实习的目的:学习专业知识和技能,巩固所学理论,获取本专业的实际知识,培养初步的实际工作能力和专业技能。实习期间,了解关于育苗的概况及流程,包括育苗技术、育苗期间日常管理措施等等。在这次实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和许多人们在实际生产中总结出来的经验。通过实践与理论知识的结合,强化了我们的专业素养。下面我针对这次实习进行了一些总结,通过实习过程当中学习到的知识来进一步阐释自己对臭椿育苗的认识,并介绍自己在实习过程中学习到的一些育苗技术。二、臭椿育苗1.树种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学特征:臭椿,落叶乔木,树高可达30米,胸径1米以上,树冠呈扁球形或伞形。树皮灰白色或灰黑色,平滑,稍有浅裂纹。枝条粗壮。小枝粗壮。奇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近基部具少数粗齿,卵状披针形,叶总柄基部膨大,齿端有1腺点,有臭味。雌雄同株或雌雄异株。圆锥花序顶生,花小,杂性,白绿色,花瓣5~6,雄蕊10。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321350.htm"\t"_blank"翅果,有扁平膜质的翅,长椭圆形。种子位于中央。生态习性:喜光,不耐阴。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适生于深厚、肥沃、湿润的砂质土壤。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深根性。对烟尘与二氧化硫的抗性较强,病虫害较少。能耐干旱及盐碱,且生长速,对有毒气体的抗性较强,可作城市、工矿区和农村绿化树种。根皮和茎皮作药用,有燥湿清热、消炎止血的效用;茎皮含树胶;叶可饲椿蚕,浸出液可作土农药;种子含脂肪油30—35%,为半干性油,残渣可作肥料;根含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136384.htm"\t"_blank"苦楝素、脂肪油及鞣质。用种子或根糵苗分株繁殖。产地分布:在中国,南自广东、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4652.htm"\t"_blank"广西、HYPERLINK"http://baike.baidu.com/view/7242.htm"\t"_blank"云南,向北直到辽宁南部,共跨22个省区,而以黄河流域为分布中心。垂直分布在海拔100~2000米范围内。喜光。不耐严寒。在年平均气温7~19℃、年降雨量400~2000毫米范围内生长正常;年平均气温12~15℃、年降雨量550~1200毫米范围内最适生长。产各地,为阳性树种,喜生于向阳山坡或灌丛中,村庄家前屋后多栽培,常植为行道树2栽培利用价值臭椿是一种很好的观赏树和遮阴树,是工矿区绿化的良好树种,也是盐碱地的土壤改良树种和水土保持树。又因它适应性强、萌蘗力强,故为山地造林的先锋树种。3.对学习本课的意义:臭椿的适应性强,除黏土外,各种土壤和中性、酸性及钙质土都能生长耐寒,耐旱,不耐水湿,长期积水会烂根死亡。通过大量了解臭椿的生物学特性和各方面的栽培技术对学好《森林培育一》这门课程有很大帮助。现在通过了解臭椿让我们更加认识到植物界所有我们不知道的。还有我们更有必要学习它,掌握它,精通它,对于学习其他树种也必然有一定的了解,对种苗学的认识和理论认识都有了提高。三、播种育苗各环节的具体操作及理论依据1.种子催芽:为促使出苗快而整齐并节约用水.在播种前七、八天要进行种子催芽处理。先用45℃热水浸种,待自然冷却后,再换清凉水泡种三天(每天换水)。把种子捞出后,混台比种子多一倍的湿沙,放在背风向阳处,上面盖上塑料布进行增温催芽,每天至少翻搅两次,使之受温均匀,待种子吐白即可播种。2.播种季节:播种育苗容易,以春季播种为宜。通常用低床或垄作育苗。栽植造林多在春季,一般在苗木上部壮芽膨胀成球状时造林进行。在干旱多风地区也可截干造林。立地条件较好的阴坡或半阴坡也可直播造林。臭椿对病虫害抵抗能力较强。3.播种前的整地:整地:冬季进行全垦,用生石灰10kg/亩左右进行土壤消毒,捡出杂草和碎石。作床:先将育苗地耙细再作低床,床宽1.2m左右,床长依地块而定,床高15~20cm,步道25-30cm,床面要平,土粒要细。4.播种方法和技术要点一般采用春播。可撒播,也可条播,撒播较好。播种方法和用种量:撒播时将种子均匀撒在苗床上;条播先用锄头开浅沟,把种子撒在沟内。用种量按每亩4~6kg左右使用。覆土:盖土宜厚,一般厚度为2~4cm。5.苗期管理①灌水防涝:臭椿耐干不喜湿,一般不用灌水,确实,灌水防涝;干旱可适当浇水,保持土壤稍微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