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8
2/8
3/8
4/8
5/8
6/8
7/8
8/8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8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8页县科技全年工作思路2012年是我县新一届党委政府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科学发展示范点的关键之年。我县科技工作的总体思路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科学发展示范点建设,坚持跳出科技看科技、面向全局谋科技、围绕经济抓科技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科技支撑转型和科技引领发展两条主线,全面实施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努力提升科技创新的综合竞争能力,促进我县科技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主要目标是。以创建省级高新技术园区为目标,争取全社会科技投入增长15%以上,ramp;d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重达2.3%左右;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30%以上;专利申请量增长15%以上。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更加注重机制创新,进一步优化科技创新环境1.加强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创新。进一步完善区域科技工作网络,建立健全镇(街道)科技管理服务中心运行机制,稳定基层科技管理工作者队伍,为科技工作的深入推进提供保障。进一步完善科技计划体制和科技项目管理机制,更加突出创新环境营造、创新平台建设、创新人才培育,创新理念、制度、管理、举措,努力提高科技工作水平。2.进一步优化科技政策环境。加强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和支持力度,确保财政科技投入持续稳定增长。进一步落实好企业技术开发费加计抵扣、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降低企业创新成本。完善和落实镇(街道)、部门科技进步和人才工作目标责任制。建立健全科技统计监测、评价和通报制度,准确及时反映科技进步动态。3.加快科技投融资体系建设。大力发展科技创业投资,探索和完善县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运行机制,加大对科技型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信贷支持,大力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开展股权质押贷款和专利权质押贷款业务。大力培育科技金融中介机构,建设科技金融创新平台,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二、更加注重主体培育,进一步激发科技创新活力1.加快培育高新技术企业和创新型企业。围绕全县经济转型升级,按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标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集聚,加快高新技术产品的开发,提升专利等知识产权的创造和应用能力,使更多的企业符合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条件。积极开展创新型企业试点示范工作,引导和支持企业在构建创新体制机制、培养引进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创新、培育创新文化等方面进行先行先试,着力培育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和较强行业带动能力创新型示范企业。2012年培育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家、县级创新型企业12家。2.加大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围绕我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以企业、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需求决定科技项目支持方向,集中组织实施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及瓶颈技术攻关项目,取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为我县优势产业发展打造核心竞争优势。对重点项目积极争取国家、省重大专项支持。支持企业加大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开发力度,力争工业新产品的立项、验收数和新产品产值率保持省内领先水平。3.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积极开展省级知识产权示XX县区创建工作,全面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完善知识产权示范创建工作方案,部署落实各项措施,不断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和管理水平。强化科技创新的知识产权导向,把获取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发明专利作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和验收、科技奖励评审的重要导向。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工作,鼓励企业加大知识产权投入,推进专利技术产业化,重点培育一批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和专利示范企业。支持企业加快发明专利成果的转化、产业化,鼓励企业购买国内外发明专利或专利许可,提高企业运用知识产权的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三、更加注重平台建设,进一步强化科技创新服务1.推进行业公共科技创新平台的提升发展。继续抓好电声产业省级重大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完善服务功能和运行机制,切实发挥平台作用。积极支持高分子材料、装备自动化控制、新光源等平台加快建设步伐,确保平台建设的组织、制度、资金、服务和项目五落实,着力增强平台自身造血功能,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对已建平台的考核和绩效评价机制,提升平台运行质量和水平。推进嘉善科技创新公共服务平台和主导行业专利数据库建设,为全县产业集群、企业提供优质的科技创新服务。2.继续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进一步加强各级企业研发中心的培育和管理,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完善机构、人员、基础设施和设备的配置,做大做强企业研发机构。引导企业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产学研合作,支持有条件的科技型企业利用高校院所科研资源和人才技术优势合作共建创新联合体,引导创新资源、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企业研究院。2012年力争培育认定各级企业研发中心20家。3.加快高新技术园区和基地建设。全面启动省级高新技术园区创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