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写作导引(dǎoyǐn):距离的远近与心灵的靠近有无必然的关系?有些人做了多年邻居,却不知邻居的职业与姓名,更有甚者不知道邻居家有几个人;有些人天天在一起办公,但心存芥蒂,中间像隔了一座大山;有些人隔了一条短短的电话线却连起了东西两个半球;有些人尽管不认识却可以通过网络无所不谈;有人感叹:天上的星星像人群一样拥挤,地上的人群却像星星一样疏远;有人高歌: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时空距离的远近与心灵是否靠近没有必然的关系,而心灵距离的远近则是这个话题作文的意蕴和主题。【整理(zhěnglǐ)】1、可以从地理自然角度构思,空间广博,宇宙浩瀚,有待人类去探索发现,以表现人类的聪明智慧可以战胜一切阻隔,创造美好世界。2、可以从人生社会角度构思,此心到彼心,此人到彼人,虽气息相闻,却形同陌路。探究这种现象存在的历史和现实原因,寻求解决之道,让人类社会变得更加美好。刺猬(cìwei)效应距离(施建石)岸与岸没有多少距离,只要有船或者飞机,或者翅膀……五湖四海也只是小小寰球山与山并没有多远,只要有车或者索道,或者脚步……地球已是一个村落人与人也不隔肚皮,只要有心或者目光,或者肝胆……异族(yìzú)也可成为兄弟《乡愁(xiāngchóu)》(余光中)世界上最远的距离(jùlí)不是生与死的距离(jùlí)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不知道我爱你。——泰戈尔如洛夫的《边界望乡》当距离调整到令人心跳的程度一座远山迎面飞来把我撞成了严重的内伤看不见的远山能在诗人的望远镜中扩大数十倍并迎面飞来把诗人撞成“严重的内伤”,而远隔海峡“故国的泥土,伸手(shēnshǒu)可及”,何以如此?乡愁!是乡愁让远距离缩短为近距离了。李商隐的《无题》“刘郎已恨蓬山远,更隔蓬山一万重。”男主人公向难以相见的情人传递心声,尽管两人相隔遥远,可男主人公对伊人的思恋却是如此的近;苏轼对亡妻的思念更让人感觉到近距离的痛:“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生者与死者虽然幽明永隔,感情的纽带却结而不解,始终存在。诸多的诗句(shījù)无不证明了:在刻骨铭心的相思面前,有距即是无距。【示例】(起始段落)1:独步在城市四通八达的街道上,抬头仰望那被鳞次栉比的摩天大楼分割(fēngē)得支离破碎的天空,心中总会涌起一种莫名的孤独感——这是一个既熟悉又陌生的世界……2:现代的科学技术确实拉近了人与人的空间距离。即使相隔万里,身处地球的两端,却也可以通过网络联络;随着高速交通工具的出现,也许一杯咖啡的时间就可以抵达目的地。3:当人与人真正(zhēnzhèng)走进时,我们是否依旧感到孤独呢?空间上的距离很容易超越,人与人心灵之间的距离却要怎样拉近?我们缺少一座沟通的桥。我们太需要一座沟通的桥,来拉近我们心灵之间的距离。4:从此岸到彼岸,是路程的距离,我们不倦跋涉,在跋涉中感受风景,感受生活,感受酸甜苦辣;从此时到彼时,是岁月的距离,我们不倦奔走,在奔走中体验过去,体验现在,体验悲欢祸福;从此心到彼心,是心灵的距离,我们不倦往来,在往来中品尝(pǐncháng)苦恼,品尝(pǐncháng)人生,品尝(pǐncháng)百般滋味皆备的喜怒哀乐。【示例】(结尾段落)1:人离得很近,心离得很远?我为之一怔,是的,我们同在一个星球上,同在一个国度里,甚至同在一座城市里,同样的肤色,又操同样的语言,可心为什么常常距离那么遥远呢?尽管(jǐnguǎn)我们拥有不同身份和地位,拥有不同的职业和性格,但是心应该走得近些,再近些。2:有一种距离(jùlí),我们渴望抵达,那就是爱与爱的距离(jùlí);有一种距离(jùlí),我们渴望出发,那就是梦与梦的距离(jùlí);有一种距离(jùlí),我们渴望拉长,那就是生与死的距离(jùlí);有一种距离(jùlí),我们渴望缩短,那就是心与心的距离(jùlí)。发散思维:1、距离包括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2、心理距离与空间距离不一定成正比3、距离的远近决定于人们的亲疏程度4、距离产生美5、距离可以影响(yǐngxiǎng)人际关系6、距离可以保证社会正常运行7、缩短距离的途径是行动8、人际交往中需要有安全距离9、距离产生动力名言启发:1、远的香,近的臭。——谚语(yànyǔ)2、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老子》3、远交近攻。——《战国策》4、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王勃5、如果心是近的,遥远的路也会是短的。——俄罗斯谚语(yànyǔ)经典素材距离说”的启示(论点:距离产生美)“距离说”是意大利美学家朗吉努斯率先提出来的。其根本要义在于,观众在看戏时,要和舞台上的演员保持一定(yīdìng)的距离,这样才能产生良好的美学效果;如果太近,就会降低这种美学效果。当然,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