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教育”思想“新教育”思想:19世纪20年代开始在英国产生,后来扩展到欧洲其他国家。倡导者分别在自己的国家开办“新教育”学校,进行教育革新实验。“新教育”思想主张建立符合现代需求的“新学校”,强调儿童个人的自由和发展,学校教育同社会生活的联系。20世纪前半期,成为一种遍及欧洲各国并对世界上其他国家产生较大影响的教育思潮。(一)“新教育”思想产生的背景19世纪后半期,欧洲各国工业和经济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发展并不平衡。工业和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对学校教育提出新的要求。19世纪后半期自然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心理学和生物学的发展为“新教育”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方法论基础。“新教育”思想于19世纪90年代在英国产生。英国教育家雷迪1889年创办“阿博茨尔姆学校”,成为欧洲第一所“新学校”。新教育”思想后来扩展到德国、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意大利等国,形成了一种具有广泛影响的新的教育思潮。(二)“新教育”思想的主要代表人物英国:雷迪英国:巴德利英国:怀特海英国:沛西·能美国:利茨法国:德摩林比利时:德可乐利瑞典:爱伦·凯1、雷迪(1858—1932)学校的任务是促进儿童个人的自由发展,即身体和心灵的健全发展,而不是用书本知识去压抑儿童的发展。(1)学校建在面积宽广、风景美丽的乡村。(2)上午学术活动,下午体育锻炼和户外活动,晚上娱乐和艺术活动,以促进儿童协调发展。学校的课程内容上,分为五部分:(1)体育活动和手工劳动(2)艺术方面的课程(3)文学和智力方面的课程(4)社会教育(5)道德和宗教教育学校生活的原则:合作、和谐、领导2、怀特海(1861—1947)“学校被无活力的概念沉沉的压住了。教育上有了无活力的概念,这种教育不仅是无用的,尤为重要的是,它是有害的。”——《教育的目的》“使知识保持活力和防止知识僵化的问题,这是一切教育的中心问题。”。”——《教育的目的》课程内容上:不要教太多的学科,所教的知识尽可能集合成各种组合。认为“教育只有一种教材,那就是生活的一切方面。”学习的目的是将所掌握的知识付诸生活的一切方面。教学方法上:反对注入式教学,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儿童主动地逐渐掌握知识、发展心智、组合概念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提出“教育的节律”原则,主张”学生应该在适合的时间,在他们到达恰当的心理发展阶段时,学习不同的学科,采用不同的学习方式。“——《教育的目的》儿童心理发展阶段:(1)奇异阶段(开始理解阶段)(2)准备阶段(增长知识阶段)(3)概括阶段(综合阶段)(三)“新教育”思想的特点“新教育”思想具有广泛性。“新教育”思想对传统的教育理论和方法进行尖锐的批判。“新教育”思想以“新学校”为实验室。“新教育”思想的提倡者大多数是有教学实践经验的教师。(四)“新教育”思想的影响和评价“新学校”作为“新教育”思想的实验室,照顾所有儿童,自然的学校生活环境和优越的学校设备有利于儿童个性发展。注意体育运动,增强儿童的身体健康。教学活动强调儿童的兴趣,有利于儿童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养成。忽视系统的知识和间接经验对儿童发展与教育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