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司法局科室建设安排意见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切实加强全局机关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机关建设水平,加快建设繁荣、平安、洁净、温馨和诚信,努力实现把我区建设成为全国重点中心城市和世界知名特色城市的中心XX县区的目标,根据机关工委《关于加强全区机关建设的意见》和《2012年区机关处(科)室建设实施方案》有关精神,就加强全局机关建设提出以下意见:一、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主要任务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以廉洁高效公正为核心,以服务中心、服务大局、服务基层、服务群众为根本,以提高机关干部素质为基础,以建立和落实制度为关键,以创新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基层和群众满意为最高标准,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努力开创各项工作新局面。总体目标。以“创建高绩效机关,做人民满意公务员”为目标,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整体推进,创建团结和谐、行为规范、运转协调、依法行政、公正透明、廉洁高效机关。主要任务。围绕增强素质、解决问题、提高效能、改进作风,抓好学习型、效能型、创新型、服务型、竞争型和廉洁型机关建设,不断增强全局机关促进发展的能力、维护稳定的能力、持续创新的能力和科学、民主、依法行政的能力。二、工作措施(一)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建设学习型机关。提高机关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是加强机关建设的基础。局机关党组、各支部要把加强学习、提高学习能力、提升处(科)室人员综合素质作为基础工程来抓,重点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认真落实“四个一”(读一本好书、建立一本读书笔记、写一篇调研文章、解决一个工作中的突出问题)学习制度,经常组织在处(科)室之间、机关干部之间,开展机关工作基本常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工作流程等内容的研讨交流,经常进行时事政策、廉政法规和区情、社情以及办文、办会、待人接物等综合知识、业务知识的培训,重点解决政治理论和专业学习不深入、理论联系实际不足、对新事物新经验吸收慢等问题,在运用理论指导实践上下功夫,着力提高局机关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政策理论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不断提高局机关围绕改革、发展、稳定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要加强现代公共管理知识学习培训,进一步强化为民、服务、成本、效率、民主、法治、持续创新理念,努力提升服务本领。对局机关干部专题进行培训和岗位技能培训,提高培训工作的普及性、针对性和时效性。开展创建学习型机关、学习型科室活动,教育引导干部养成终身学习的理念,把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变为现实,自觉学习新知识、熟悉新领域、掌握新技能,争做学习型、实践型、专家型公务员,力争使每一名机关干部都能成为熟悉情况、精通业务的行家里手。(二)提高机关执行能力,建设效能型机关。强化效能意识,重点解决依法行政不够严谨、机关工作质量和效率不高、贯彻落实力度不大、工作作风不实等问题,大力提高机关工作效能。要认真执行《行政许可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优化发展环境的要求,强化责任,简化程序,建立合理规范、严密完善的审批管理、运行、监督机制。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在工作态度、服务质量、办事时效等方面向社会做出承诺,增强机关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社会满意度。落实“三快一提高”和“快反应、马上办”要求,使各项工作力求以最短的时间、最小的成本完成,取得最大的效益。推行电子政务,实施机关工作流程再造,借鉴海尔“日清日毕”经验,实行过程控制,完善绩效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加大落实力度,对中央和省市区委做出的决策部署和工作安排,要全面抓好贯彻落实,保证政令畅通,保证机关工作正常运转,保证各项任务全面及时完成。(三)提高持续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机关。坚持以创新的理念、创新的做法推动各项工作开展,保证各项任务有力完成,重点解决因循守旧,墨守成规,经验主义和工作按部就班、推动不快、突破不大等问题,进一步增强工作的创造性、实效性。创新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整合机关内部职能,理顺科室分工,实行工作目标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确保把各项工作目标任务分解到位,压力传递到位,责任落实到位。创新考核方法,把部门考核与科室岗位考核相结合,逐步向个人考核延伸,充分释放考核潜能。继续开展全局创新工作评选活动,进行机关工作人员合理化建议和优秀工作成果评选活动,对以科室并获奖的优秀工作成果进行表彰。(四)提高为民服务能力,建设服务型机关。牢固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观念,把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机关工作的出发点、落脚点,始终把人民群众和服务对象的满意度作为评判工作优劣的标准,切实解决好宗旨观念不强、服务基层和群众力度还不够大以及群众满意度还不够高等问题。加大服务群众力度,围绕“知民情、解民忧、暖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