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13页共NUMPAGES13页第PAGE\*MERGEFORMAT13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3页生药学实验目录前言实验一生药的显微鉴定技术实验二生药的水分、灰分和浸出物测定实验三色谱法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实验四气相色谱法的应用及挥发油含量测定实验五液相色谱法的应用及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实验六光谱法在生药鉴定中的应用实验七滴定法测定生药中生物碱的含量实验八根类生药鉴定实验九根茎类生药鉴定实验十茎木类、皮类、叶类生药鉴定实验十一花、果实、种子类生药鉴定实验十二全草类生药的鉴定实验十三动物类生药的鉴定实验十四矿物类生药的鉴定实验十五中成药的显微鉴定实验十六未知生药粉末鉴定实验十七设计性实验药材质量标准的制定附生药学实验中常用试剂的制备及使用前言一、生药学实验的目的与要求生药学是药学专业教学计划中的一门专业必修课程。本实验指导是根据生药学教学大纲要求编写的,实验内容大致包括下面几方面:1、各类生药性状鉴别及其原植物的外形特征观察;2、生药的显微特征与显微化学反应;3、生药化学成分的定性与定量分析。生药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学科,实验工作在本门课程中占有主要地位。不通过认真的、全面系统地实验及技术操作训练,就不可能学好本门课程。通过生药学实验,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1、掌握生药鉴定的各种方法和操作技术;2、熟悉各种生药的形成特征及原植物的特征,能正确地进行鉴定;3、了解生药鉴定用的各种仪器的构造,并学会其使用方法;4、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生药学理论知识;5、培养正确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二、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实验内容的安排是与课堂讲授密切配合的,因此,要求同学在实验前作好准备工作:1、根据实验进度表,复习与本次实验有关的课堂讲授内容或教材上有关章节内容。2、仔细阅读每次实验内容,要求弄清实验的原理与方法,并对每次实验的思考题试作解答;3、对每次实验的整个内容,做好顺序及时间上的安排,以使实验时不忙乱,不拖拉,按时完成实验;4、准备好铅笔HB橡皮、直尺、报告纸等自备实验用品。三、实验1、遵守实验室规则,保持实验室安排;2、实验开始前,教师进行讲解和提问时,应当注意听讲,并作必要的记录;3、实验时应根据具体内容有计划地安排时间,有条不紊地进行实验;4、实验要认真,观察要仔细,观察与思考相结合,做到手、眼、脑并用;5、实验过程中,应当随时将观察到的现象,测量或称量数据,计算结果、推论及结论等写在报告纸上。应当养成能随时作出准确、清楚、整齐的记录而不需要重抄的良好习惯;6、实验台上应随时保持整洁,非实验必要的物品一律不许放在实验台上或试剂架上;7、酒精灯用后,应及时熄灭,应用水浴时,应注意保持其中有水,切勿使烧干,纸屑、废物应放入污物缸内。四、实验结束时的要求1、按时交实验报告2、把实验仪器试剂等放回指定位置。发给每人保管的器材可放在抽屉内,擦净台面。3、值日生负责最后扫实验室地面、台面,擦净黑板及其他指定工作。污物缸内废物垃圾应及时清除。4、植日生最后应认真检查水笼头,电源是否关好。离开实验室应关好门窗。实验一生药的显微鉴定技术一、目的要求1.掌握徒手制片、粉末制片、表面制片和解离制片方法。2.掌握生物显微镜使用及显微绘图技术。3.掌握显微测微尺的校正和使用方法。4.掌握描绘器的使用方法。二、仪器、试剂1.仪器生物显微镜、酒精灯、盖玻片、载玻片、镊子、解剖针、擦镜纸、吸水纸、火柴、绘图铅笔(HB、2H、4H)、直尺和擦皮,以上是每次实验必备品。另需单面刀片或剃刀、烧杯、试管、目镜测微尺、载台测微尺、显微描绘器、绘图板、恒温水浴锅、量筒、粉碎机。2.试剂稀甘油、水、水合氯醛试液、甘油醋酸试液、间苯三酚试液、浓盐酸、10%铬酸、浓硝酸、10%硝酸、氯酸钾、5%~15%的氢氧化钾溶液。三、实验材料制作徒手切片和表面制片,可选用新鲜药材;制作粉末片,选用干燥药材的粉末,如:甘草、虎杖、麦冬、当归等。四)、实验内容1.生物显微镜的使用生物显微镜由光学部分和机械部分组成。光学部分包括成像系统——目镜和物镜,照明系统——聚光器、可变光栏和反射镜。物镜将标本作第一次放大,目镜将第一次放大的像作第二次放大,两者相乘即是观察到的放大倍数。机械部分包括镜座、镜臂、镜筒、载物台、粗细调节手轮及推动器或压夹。使用生物显微镜时,利用反射镜将外来光线导入聚光镜中,由聚光镜将光线会聚在标本上,用光栏调节光线强度。观察时视野范围内应均匀明亮,先用低倍镜观察,如需要放大,可将目的物调至视野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