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江苏省虎丘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背200题通关秘籍题库及答案1套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5亿人口3亿多文盲的教育弱国,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规模世界第一的教育大国,更多贫民子弟得圆大学梦,更多高校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其中的快速发展与巨大成就,绝对不宜以“外国月亮才圆”的心态一味________。A:妄自菲薄B:狂妄自大C:目空一切D:自命不凡答案:A2.根据我国现行《婚姻法》的规定,应属于夫妻一方财产的是()。A: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生产或经营收益B:丈夫婚前购买的房屋一套C: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知识产权收益D: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一方的中奖所得答案:B3.①作为一种尚在实验室的全新网络技术和产品,其未来潜力也不应被________高估。A:过分洋溢B:过分泛滥C:过于洋溢D:过于泛滥答案:B4.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是受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答案:C5.某校长甲欲将一套住房以50万元出售。某报记者乙找到甲,出价40万元,甲拒绝。乙对甲说:“我有你贪污的材料,不答应我就举报你。”甲信以为真,以40万元将该房卖与乙。乙实际上并无甲贪污的材料。关于该房屋买卖合同的效力,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A:存在重大误解,属可撤销合同B:存在胁迫行为,属可撤销合同C:存在欺诈行为,属可撤销合同D:存在乘人之危的行为,属可撤销合同答案:B6.甲先将一套商品房租赁给乙,后又将这套房屋卖给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现丙要求乙搬出房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丙要求乙搬出房屋是合法的B:甲将房屋卖给丙侵犯了承租人乙的优先购买权C:甲与丙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D: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不影响甲与乙的租赁合同效力答案:A7.甲男与乙女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辆汽车和一套房子。关于甲和乙对汽车和房子的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汽车和房子都是按份所有B:对汽车是共同所有,对房子是按份所有C:对汽车是按份所有,对房子是共同所有D:对汽车和房子都是共同所有答案:D8.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飞蛾是值得赞美的。在最后的一瞬间它得到光,也得到热了。俗语说“飞蛾投火,自取灭亡。”巴金在这里却赞美了飞蛾为追求光和热而死,一褒一贬,截然相反。应该怎样看待这个问题?A:这两种说法是对立的,因此只能有一个是正确的B:飞蛾扑火是昆虫的趋光性,不是有意识的行为,褒和贬都是多余的C:巴金的比喻有积极进取精神,是恰当的,俗话的比喻没有这种精神,是不恰当的D:这是比喻的说法,比喻只要取其某种相似就能成立,因此这两种说法可以成立答案:D9.甲、乙是夫妻,共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年,甲的老父亲因缺乏劳动能力而与甲、乙一家共同生活,甲因意外受伤而瘫痪卧床,其妻乙对甲逐渐冷淡,也不愿意照顾甲的起居,而他们的子女则十分孝顺,经常为甲擦洗或送吃的穿的,后来甲死亡,留下个人财产5万元。对于甲的遗产分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的子女在分配时可以多分遗产B:甲的妻子乙因不照顾甲而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C:甲的老父亲与甲的子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D:对甲的老父亲在分配时应给予适当照顾答案:B10.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这句话表明的是:A: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B: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C: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D: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答案:C11.某服装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用印有“××牌运动服”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人未轻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承担该损失的是()。A:运输部门B:装卸工人的雇主C:装卸工人D:某服装厂答案:D12.张某死后留下的下列财产中,不属于遗产的是()。A:股票账户中股票若干B:租赁的汽车C:自购商品房一套D:著作数本答案:B13.甲、乙就一套登记在乙名下的房屋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法院判决该诉争房属于甲所有,判决已于2012年3月10日生效。2012年3月15日,甲就该房屋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但由于甲还没来得及办理变更登记,至今房屋仍登记在乙的名下。目前,丙的父亲丁已搬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