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湖南省安仁县内部使用《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大全加答案下载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店堂告示不属于无效格式条款的是()。A:干洗衣物损坏只退还干洗费B:商店售出7日内包退包换C:偷盗超市物品罚款十倍D:本酒店谢绝自带酒水答案:B2.静脉产业:指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如同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静脉一样。A:德国的绿点公司负责社区黄色垃圾箱和垃圾袋中垃圾的收集、分类、回收和再利用,处理费用由获得“绿点”标志认证的企业或销售商支付B:某企业用“资源—产品—废弃物”的经济模式开采原生自然资源,并注重资源利用,关注经济系统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C:当今,世界发展遇到两个共同难题:垃圾过剩和资源短缺。变废为宝是解决的有效途径,如某企业利用花生壳生产夹板作为建材,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D:某企业规定,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并明确废弃物的管理原则,避免产生—循环使用—最终处置答案:B3.商场里出售的散装大米是()。A:主物B:孳息C:种类物D:限制流通物答案:C4.甲、乙夫妇二人育有一子一女,其子丙娶妻丁,生子戊,其女己嫁至邻村,甲死后遗产有房屋3间,对于甲的遗产无权参与继承的是()。A:丙B:乙C:己D:戊答案:D5.个人独资企业解散的,财产清偿顺序是()。A: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其他债务,所欠税款B:其他债务,所欠税款,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C:所欠税款,其他债务,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D:所欠职工工资和社会保险费用,所欠税款,其他债务答案:D6.唐朝工匠善用各种矿物烧制出()三种艳丽的彩色陶器,叫“唐三彩”。唐三彩作品多为人物或动物俑,个个造型生动,栩栩如生,为艺术珍品。A:青、绿、黄B:紫、绿、黄C:青、红、黄D:红、绿、黄答案:A7.当前我国所推进的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是要建立城镇职工统一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思路是“一个统一、五个同步”,从制度上化解:A:“双轨制”矛盾B:“利益固化”问题C:“歧视性”问题D:“二元结构”矛盾答案:A8.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这说明:A:对无法预见的事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B:道德调整的范围也要有法律来规范C:法律不能调整、规范任何事项D:法律只规定人的义务答案:A9.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仍然要继续围绕()这个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紧紧抓住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不断推进思想的解放。A:什么是科学发展,怎样实现科学发展B: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D:什么是中国梦,怎样理解中国梦答案:B10.()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A:《玉台新咏》B:《孔雀东南飞》C:《古诗十九首》D:《诗品》答案:B11.甲已婚,与乙女发生婚外情,并在外同居。甲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乙,乙因此与甲妻丙诉讼,法院判乙败诉。关于本案,下列有关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7错误的是()。A:具体法律规则在适用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适用一般法律规则B: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冲突时,公序良俗原则优先C:意思自治原则并不能支持甲立遗嘱将遗产给乙的行为D:意思自治原则是有限制的答案:B12.甲乙丙三人共同设立一家从事运输业的普通合伙企业。甲对其在该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处理正确的是()。A:可以转让其财产份额,但乙丙有优先受让的权利B:可以向乙转让其部分财产份额,但须取得丙的同意C:当甲的财产不足清偿其欠戊的借款时,甲可直接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抵偿其欠戊的借款D:可以将其财产份额出质给乙,但须取得丙的同意答案:A13.塑料垃圾难以被自然分解,这一直令人类感到头痛。近年来,许多易于被自然分解的塑料代用品纷纷问世,这是人类为减少塑料垃圾所做的一种努力。但是,这种努力几乎没有成效。据统计,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大多数垃圾处理公司每年填埋的垃圾中塑料垃圾的比例未减反增。A:近年来,由于实行了垃圾分类,越来越多过去被填埋的垃圾被回收利用了B:近年来,用塑料包装的商品品种有了很大的增长C:塑料代用品利润很低,生产商缺乏投资的积极性D:上述垃圾处理公司绝大多数属于发达或中等发达国家答案:A14.李某欠张某5万元,双方约定于2012年5月2日李某偿还张某的借款,但2012年6月2日,李某仍未还钱,于是张某向李某表示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