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乌鲁木齐市卫星路(西山路-景一路北侧)综合管廊第二标段现状电力廊道支护方案目录TOC\o"1-3"\h\uHYPERLINK\l_Toc8829一、工程概况PAGEREF_Toc88291HYPERLINK\l_Toc15677二、编制依据PAGEREF_Toc156772HYPERLINK\l_Toc5953三、施工计划PAGEREF_Toc59538HYPERLINK\l_Toc15450四、施工工艺技术PAGEREF_Toc1545012HYPERLINK\l_Toc24017五、施工安全保证措施PAGEREF_Toc2401727HYPERLINK\l_Toc2198六、劳动力管理39HYPERLINK\l_Toc22135七、文明施工保证措施42编号:时间:2021年x月x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页码:第PAGE49页共NUMPAGES51页第PAGE\*MERGEFORMAT4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1页乌鲁木齐市卫星路(西山路-景一路北侧)综合管廊第二标段现状电力廊道支护专项方案一、工程概况(一)基本情况工程名称:乌鲁木齐市卫星路(西山路-景一路北侧)综合管廊第二标段现状廊道支护工程建设单位:乌鲁木齐市市政工程建设处监理单位:新疆工程建设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勘察单位:新疆时代岩土工程勘察设计院设计单位: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施工单位:新疆城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程地址:乌鲁木齐高铁片区以南(二)工程概况1、基本概况乌鲁木齐市卫星路(西山路-景一路北侧)综合管廊第二标段位于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西路以北至景一路北侧,现状道路为双向四车道。管廊设计段落SK0+000~SK1+260,长度1260m。为考虑后期预留综合管廊对接接口,景一路预留管廊交叉口,SK1+260处设置预留后期接口的可延伸端头井。管廊内容纳了高压电力、通讯、给水、中水、雨水、污水、燃气及热力管线。标段内设有综合管线接出口5处、各类通风口共10个、投料口4个,交叉口一处,燃气逃生口3处,污水及雨水检查井各13个。卫星路综合管廊全线分为三舱和四舱,其中SK0+000~SK0+900为四舱,其余为三舱。综合管廊建设内容为通信电力舱、雨污水舱、综合舱、燃气舱、土钉墙和排桩的支护、深基坑的开挖及回填等。本综合管廊电力舱、综合舱通风区间为400m,采用机械排风,自然进风的通风模式。燃气舱通风区间200m,采用机械进风、机械排风的通风模式。综合管沟底板厚350mm,墙壁厚300mm,顶板厚350mm。综合管道共设10个通风口,用于管廊内的通风。管廊砼采用C40P6F300高性能混凝土。混凝土试验的基础要求应满足高抗浓度硫酸盐侵蚀(8000mg/L)及高抗浓度氯离子盐蚀(1200mg/L)的能力。SK0+925~SK1+260段道路东侧存在现状电力廊道,为保证新建管廊的基坑开挖,需要对现状电力廊道进行加固。2、岩土特征勘察区分布的地层主要杂填土、含砾粉土、卵石、角砾、泥岩、煤岩层。现分别描述如下:(1)杂填土:杂色,沿线均地段有分布,一般厚1.0~11.2m,其中卫星路南延桩号K0+160~K0+240段早期为采砂坑,杂填土厚度巨大,达20.3m。以人工回填弃土为主,主要成分为断级配卵石,结构不均匀,松散,稍湿。(2)含砾粉土:土黄色~黄褐色,厚1.1~4.9m,主要分布于卫星路南延桩号K0+300~K0+400段及骑马山路桩号K0+500~K0+700段,有该层土土质以粉土为主,含少量细小砾石,其砾石含量约占总质量的6.0%~10.0%,局部夹有卵石透镜体,呈不规则透镜体状、窝状不均匀分布,本层土结构不均匀,干~稍湿,松散~稍密。(3)卵石:青灰色,埋深1.0~12.1m,厚大于11.4m,主要分布于卫星路南延桩号K0+100~K1+200段,局部地段未揭穿。卵石骨架颗粒呈圆状至次圆状,粒径一般为20~60mm,最大粒径可达100mm,卵石母岩成分为硬质岩系,骨架颗粒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层理清楚,以中粗砂充填,结构均匀,级配良好,中密~密实,稍湿。(4)角砾:黄色~青灰色,埋深1.2~3.2m,厚大于10.7m,主要分布于骑马山路桩号K0+300~K0+400、K0+800~K1+200段,局部地段未揭穿。骨架颗粒呈尖棱状至次棱状,粒径一般为5~40mm,个别大者可达80mm,角砾成分为硬质岩系,交错排列,大部分接触。以中、粗砂为主要充填物,极配良好,中密~密实稍湿。(5)泥岩:黄色~灰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