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10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10页考研数学备考用什么书考研数学备考的过程中,复习辅导书很重要。那么,考研数学备考用什么书?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大家喜爱!1.数学一辅导书书名推举率《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等17.7%《数学历年真题解析》李永乐等17.7%《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等9.7%《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等6.5%《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李永乐李正元6.5%《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6.5%《线性代数》同济大学数学系4.8%《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等4.8%《高数18讲》张宇4.8%《数学决胜冲刺6+2》李永乐等3.2%其它-17.6%2.数学二辅导书书名推举率《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等23.1%《数学历年真题解析》李永乐等21.5%《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等12.3%《高数18讲》张宇6.2%《终极猜测最后八套卷》张宇4.6%《最后四套卷》张宇4.6%《接力题典1800题》汤家凤4.6%《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等3.1%《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3.1%《线性代数》同济大学数学系3.1%其它-15.2%3.数学三辅导书书名推举率《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等18.1%《数学历年真题解析》李永乐等11.7%《数学基础过关660题》李永乐等8.1%《概率论与数理统计》浙江大学盛骤等6.3%《高等数学》同济大学数学系5.4%《高数18讲》张宇5.4%《线性代数》浙江大学4.5%《全真模拟经典400题》李永乐李正元4.5%《线性代数讲义》李永乐4.5%《线性代数》同济大学数学系3.6%其它-28%2考研数学一备考建议一、参照书的选择在备考过程中,大家一定要买的三本书有同济第六版的高等数学上下册,同济第五版的线性代数和浙大第四版的概率论与数理统计,另外建议大家买一本中公考研的复习全书。一定要结合大纲将所有知识点的理论推导掌握,再难的题目也是基于各种小原理定理,大家不要因为简单的定理就忽略。一定不能只买一本复习全书,因为复习全书上的理论推理并不具体,不利于你打牢基础。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2、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3、试卷内容结构高等数学56%线性代数22%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2%4、试卷题型结构试卷题型结构为:单项选择题8小题,每题4分,共32分填空题6小题,每题4分,共24分解答题(包括证实题)9小题,共94分三、复习重点考研大纲那么多内容,如果复习没有侧重点这将是一件令人崩溃的事情。数学一复习第一阶段。大家至少要将三本书的理论看2遍,2遍之后我们可以将复习全书过一遍,在看全书过程中,大家要及时翻阅3本书将不懂的章节弄懂。该阶段花时很长,想想自己要面对的难度,一定不能松懈。第二阶段的时候,就是所谓的重点了。大家着重看历年解答题部分章节,由于大家是结合16年大纲复习的,所以解答案题的知识点相对重要,最后再侧重自己薄弱环节。第三阶段的时候,大家就是做历年真题了,该阶段主要就是做好错题,给自己增加信心的阶段。3如何提升考研数学1、做题提升"质量'在考研复习期间,每个人都会做大量的数学题,但题目的数量并不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关键在于做题的质量。所谓"质量',是指你从一道题中学到了多少知识和解题方法,发现了多少自身存在的问题,体会到了多少命题的思路和考点。考研数学复习必须做题,但是不能把做题和基础知识的复习对立起来。有人认为数学基本题太简单,不愿意做,都去做更多更难的题目。但是,如果对理论知识领会不深,基本概念都没搞清楚,恐怕基本题也做不好,又怎么谈得上做更多更难的题目呢?缺乏基本功,盲目追求题目的深度、难度和做题数量,结果只能是深的不会做,浅的也不免错误百出。其实解题的过程也是加深对数学定理、公式和基本概念的理解和熟悉的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很多错误或没有解题思路,也就说明你对教材的理解和熟悉上有很多欠缺、片面甚至错误的地方,或是在运用知识的能力方面还很不够。这时就要抓住他,刨根问底,找出原因:是对定理理解错了,还是没有看清题意;是应用公式的能力不强,还是自己粗枝大叶,没有仔细分析等等。找到原因,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就能吃一堑长一智,不必埋怨自己"倒霉',只要有针对性地加以改正即可。做题最重要的是讲求质量,所以我们一定要精选精解。考研数学复习必须注意考点和题型,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提升。如果同学做了某道题目后,便能处理同类的题目,能够举一反三,则这道题目就代表了一种题型,其解题方法就有一定的代表性,应该精练。当然,能否举一反三与同学的基础有关,但同学做一道题后,能否得到很多收获和提升,却是题目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问题。绝大部分的数学考研参照书一般以题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