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5
2/5
3/5
4/5
5/5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5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5页市财政委员会工作总结报告20xx年,面对复杂的国内国际经济形势,市财政委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较好地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各项财政工作任务。全市全年全口径公共财政收入达到4,502亿元,比上年增长11%。实现中央级收入3,020亿元,比上年增长11.2%,增收304亿元;实现深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1,482亿元,增长10.6%,增收142亿元,税收收入占财政收入比重达90%。(一)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基调,促进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发展。20xx年,我们按照中央要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大政府投资力度,市本级用于政府投资的财政性资金达到306.3亿元,比去年增加24%,增加59亿元。向中央积极争取发行地方政府债券27亿元,主要用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公立医院建设、重点河流整治等重点公益性项目支出。提前启动一批我市“十二五”期间重大项目建设,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医院、公共文体场所等公共服务和公用事业领域经营建设。加大结构性减税力度,认真做好我市在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实行的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工作。认真落实国家对高新技术企业等各项税收优惠扶持政策,全年共为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先进性企业、软件企业和动漫企业等减免税款约198亿元。加大企业扶持力度,致力于改善中小企业尤其是小微企业融资环境,创投引导基金需做修改:做实创投引导基金,地方财政累计投入1.2亿元,引导中央财政和社会资本投入13.75亿元,与国家发改委、财政部联合设立信息、生物、新能源等6支创业投资基金,参股设立1支天使投资基金。利用自主创新信用再担保平台开展了再担保业务;企业互保政府增信平台累计通过60笔预审贷款,涉及项目总金额达48亿元,超过430家企业加入互保池。全年共安排财政资金8.96亿元用于支持中小企业放贷,支持并鼓励委托银行使用自有资金配套贷款,市财政对贷款进行贴息,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加大内外需协调发展,今年深圳辖区共办理出口退税945亿元,其中我市地方财政负担56亿元,比去年增长了7.8%,安排商贸、会展、外经贸发展、“主打两个市场”等专项资金4.7亿元,积极落实促进经贸发展33条,支持开展市政府批准的61个境外展览、经贸推广和招商推介活动,支持1,496家民营及中小企业参加国内经贸科技展会。帮助企业拓展国内国际市场,促进内外贸均衡发展。这些措施在企业减负,扩大内需,促进外贸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我市经济的平稳增长奠定扎实基础。(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努力构建现代产业体系。2012年市财政共安排生物、互联网、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创意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39.94亿元,共资助项目达2691个。安排产业转型资金7亿元(含原产业技术进步资金2亿元),区级安排16亿元,共同推进低端企业清理淘汰、优势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加工贸易转型升级、社区集团经济转型等重点工作。强力推动节能减排工作,2012年xx市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实施方案获批,落实中央财政提前下达节能减排财政政策综合示范城市奖励资金5亿元支持我市国际低碳城建设及原特区内污水管网建设接驳和排水管网改造工程。加快构建前海合作区有利于现代服务业聚集的财税政策环境,推动前海合作区纳入国际现代服务业综合试点范围,推动前海合作区境外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个人所得税财政补贴办法和企业所得税税收优惠管理暂行办法制定,前海合作区鼓励类产业实施15%企业所得税。2012年市财政预算安排科技创新和人才投入47.4亿元,比上年增长20.5%,资助了324个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基础研究、技术标准研究等各类项目,资助和奖励新引进13个海外高层次创新团队、93名海外高层次人才,为10万名人才提供租房货币补贴,自主创新支撑服务体系更趋完善。(三)支持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加快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为,保基本、可持续,主动服务民生改善。建立健全与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水平相匹配的民生投入保障机制。2012年市本级用于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住房保障等九大类民生事项的支出达到518亿元,比上年增长14%,较本级公共财政收入增幅高4.5个百分点。目前,我市已全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属地方事权的65项基本公共服务,其中53项提前达到2015年规划目标水平。2012年全市财政教育支出246亿元,比上年增长25%,共同完成全市教育支出比例达15%的目标任务。加快解决就学难问题,出台向民办教育购买学位补贴办法、学前教育财政补贴政策,有力保障新增1.55万个义务教育学位、7,750个普高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