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2
2/2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九年级综合Ⅱ试卷第页共NUMPAGES2页初三历史模拟试卷(二)班级姓名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有一位历史学家说过:研究中国政治制度史,不能不研究秦始皇;研究中国疆域发展史,不能不研究汉武帝;研究中国思想史,不能不研究A.孔子B.司马迁C.唐太宗D.明成祖2.你的同学考试成绩不理想,你劝他说:“一次考试失败不要紧,只要你找出失利原因,继续努力,下次一定会考好的。说不定,正是因为这次考试没考好,你才及早发现问题,坏事可能变成好事。”这时,你可以引用哪家的思想作为论据A.儒家思想B.道家思想C.墨家思想D.法家思想3.4.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A.四川B.陕西C.甘肃D.新疆4.白寿彝在《中国通史》中写道:“对官吏有任免权,官吏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官在则有俸禄,不在官,俸禄也就取消。……皇帝及中央有权监察地方官吏的政务、财政和有无不法行为之权。”材料反映的政治制度首先始于A.夏朝B.西周C.秦朝D.唐朝5.3月12日是我国的植树节,全民义务植树运动有力推动了我国生态状况的改善。而在两千多年前就有一位哲人提出了“不要过分捕捞鱼鳖,要按时令进山伐树”的环保思想,他是A.孔子B.孟子C.老子D.孙武6.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A.禅让制B.分封制C.郡县制D.科举制7.7世纪,松赞干布仰慕中原文明,多次向唐求婚,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他,密切了唐朝与的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A.突厥B.吐蕃C.回纥D.靺鞨8.今年是“诗圣”杜甫诞辰1300周年,他的诗歌气魄雄浑,沉郁悲怆,语言精炼凝重,以下哪句是是她的杰作A.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B.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C.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D.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9.学完《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这一专题后,某班四位同学分别撰写历史小论文,其中论文标题出现史实错误的是A.《浅议我国早期国家政治制度的创立者——禹》B.《趣谈周武王与分封制》C.《论元朝行省制度对中国历史的影响》D.《论明朝丞相与清朝军机大臣的异同》10.“他的第一次远航,比哥伦布首航早八十七年,比达伽马开辟东方新航路早九十三年,比麦哲伦从美洲航行到菲律宾早一百一十六年。”“他”是中国古代的A.鉴真B.郑和C.戚继光D.郑成功11.清朝以夜郎自大的文化心态,试图构筑起一道隔绝中外的“防线”,却使中国长期处于落后的状态。这道“防线”指的是A.设立军机处B.大兴文字狱C.重本抑末D.闭关锁国12.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进程的转折事件是A.虎门销烟B.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五四运动13.一部《1860:圆明园大劫难》让人们在圆明园的废墟上感受到了刻骨的“记忆”。与这个“记忆”有关的侵略者是A.英法联军B.俄国C.美国D.日本14.寓言“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和成语“趁火打劫”用来比喻乘人之危谋取私利,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干此勾当,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A.英国B.法国C.俄国D.日本15.为加强西北边疆的管理和防务,清政府于1884年在新疆设立A.府B.行省C.办事大臣辖区D.将军辖区16.课堂上“学习小组”对不平等条约进行了探讨,认为《马关条约》相比《南京条约》,反映出了帝国主义阶段列强侵华的新特点,但就“新特点”的内容四位组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你支持哪一位A.组员A:割地赔款B.组员B:开埠通商C.组员C:协定关税D.组员D:设立工厂17.下列现象和近代前期的社会生活有关,其中一项的叙述有知识性错误,它是A.周某在阅读《万国公报》时,看到宣扬维新变法的内容B.吴某乘坐火车,沿着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条铁路干线,进京参加科举考试C.戊戌变法期间,郑某筹划开办私人企业D.《辛丑条约》签订后,王某一家被迫从世代居住的东交民巷搬出18.近代前期,中国的对外战争多以失败而告终,从历史发展趋势看,从根本上说明了A.战争的性质决定战争的胜负B.军事实力的强弱决定战争结局C.政府的决策是战争胜负的关键D.腐败的社会制度不敌先进的社会制度19.右图为李明同学记录某一历史事件的课堂笔记。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A.洋务运动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戊戌变法20.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是A.解放社会生产力B.增强农村和城市经济活力C.推动经济的快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