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铁笼”是如何建造的?----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建立过程的案例分析①阎凤桥②(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871)摘要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在中国的建立过程可以划分为起源和扩散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具有需求导向的特点,由国际学校根据自身的利益需求和惯例提出了建立认证制度的需求,并得到了制度供给方的响应。制度理论忽视利益和能动性机制,因此无法很好地解释制度起源问题,这里将利益和能动性两个概念引入,可以较好地解释制度的起源问题;第二个阶段是在制度需求方的积极影响下,制度供给方通过调动一些社会资源和沿着特定的网络途径完成制度建立过程的,表现出一般制度扩散过程中的同形和变异现象。因此,我们可以利用制度扩散理论解释这个阶段表现出的现象。关键词: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建立过程案例分析Howwas“ironcage”formed?----CaseAnalysisofConstructionofAccreditationInstitutionforInternationalSchoolsinChinaYANFengqiaoAbstractTheconstructionofaccreditationinstitutionforinternationalschoolsinChinacanbedividedintotwostages,i.e.institutioninitiationandinstitutiondiffusion.Thefirst①在撰写本文过程中,笔者曾经于2006年10月31日和11月1日分别访谈了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负责国际学校认证的莫景淇先生和在建立国际学校认证制度过程中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北京京西学校的王燕女士,并且参考了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提供的有关档案资料和《外籍人员子女学校认证工作大事记》(2006年5月)和《NCCT认证在中国的发展》(2006年10月)等书面资料。在论文初稿完成之后,莫景淇和王燕仔细阅读了文本,并分别向作者当面提出了中肯的修改建议。本人对于他们提供的大力支持表示由衷的感谢,同时承担论文中可能存在问题的全部责任。笔者本人曾经作为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邀请的国际学校中方认证专家,于2003年9月和2005年4月分别参加了北京顺义国际学校(ISB)和新加坡北京国际学校(BISS)的认证过程和其他相关的培训和交流活动,对于国际学校认证制度具有较为真切的感性认识。②阎凤桥(1963-),男,北京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研究所教授,博士。1stageischaracterizedwithdemandorientation.Itwasinitiatedbyaninternationalschoolandgotpositiveresponsefrominstitutionalsupplyside.Themainstreamofinstitutionaltheorypayslittleattentiontointerestandagency,anditcannotexplaininstitutionalinitiation.Byemployingconceptsofinterestandagency,wecanexplainwhytheinstitutionisinitiatedandrespondedincertainways.Thesecondstagewasinfluencedsignificantlybyinstitutionaldemandsideandaccomplishedthroughmobilizingsocialresourcesandcertainsocialnetworkbyinstitutionalsupplyside.Itaccordstoisomorphismandvariationbetweenthediffusedinstitutionandthediffusinginstitution.Therefore,theinstitutionaltheorycanexplainthephenomenainthesecondstage.Keywords:internationalschools,accreditation,institution,constructionprocess,caseanalysis从2001年到2006年,国际学校①认证制度在中国从无到有逐步建立起来,成为国内第一个专业性的学校认证制度,不仅使政府部门和教育研究领域多年来所倡导和期盼但却难以真正实现的由中介组织实行的学校认证制度变成了现实,而且从一开始就与一些外国学校认证权威机构进行有效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