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3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2024海南省定安县《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王牌题库附答案【基础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是民法私法属性最根本的体现。A:等价有偿原则B:权利与义务对等性C:主体的平等性D:民事责任与民事行为答案:C2.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这说明:A:法律不能调整、规范任何事项B:法律只规定人的义务C:道德调整的范围也要有法律来规范D:对无法预见的事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答案:D3.某服装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用印有“××牌运动服”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人未轻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承担该损失的是()。A:装卸工人的雇主B:运输部门C:装卸工人D:某服装厂答案:D4.甲男与乙女结婚后,共同购买了一辆汽车和一套房子。关于甲和乙对汽车和房子的所有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对汽车和房子都是共同所有B:对汽车和房子都是按份所有C:对汽车是按份所有,对房子是共同所有D:对汽车是共同所有,对房子是按份所有答案:A5.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钢铁买卖合同,约定:如果2000年7月钢铁市场价格高于3千元/吨,或低于2千5百元/吨,则合同不再履行;如在2千5百元/吨至3千元/吨之间,则应于2000年8月交货。此合同为()。A:附解除条件的民事行为B:附期限的民事行为C:无效民事行为D:附生效条件的民事行为答案:A6.尽管新儒家学者无一例外地夸大了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在现代化社会中可能发生的作用和影响,因而是需要否定和批判的;但此种影响的实际存在倒确乎是毋庸置疑的。A:儒家哲学在过去发生过的实际影响B:新儒家学者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影响C:对儒家哲学作用的夸大所造成的影响D:儒家哲学的精神义理可能对社会发生的影响答案:D7.甲、乙就一套登记在乙名下的房屋的所有权问题发生争议,法院判决该诉争房属于甲所有,判决已于2012年3月10日生效。2012年3月15日,甲就该房屋与丙签订了买卖合同,但由于甲还没来得及办理变更登记,至今房屋仍登记在乙的名下。目前,丙的父亲丁已搬进该房屋内居住,房屋的所有人是()。A:乙B:丁C:丙D:甲答案:D8.某单位值班人员未经领导同意,________脱岗,________没有及时发现火情,延误了扑救火灾的最佳时机。A:擅自以至B:私自以至C:擅自以致D:私自以致答案:D9.甲针对手机安卓系统开发了一个跑酷游戏软件。甲对该软件享有()。A:著作权B:专利权C:商标权D:发明权答案:A10.属于地震“次生灾害”的是:A:山体滑坡B:桥梁断裂C:管道破裂D:通讯中断答案:A11.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先占B:设立遗嘱C:无因管理D:创作文学作品答案:B12.下列有关名誉权和荣誉权的不同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取得方式不同B: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客体内容不同C:荣誉权具有专属性,名誉权具有普遍性D:与荣誉权不同,名誉权没有表明民事主体在社会中的信誉与评价答案:D13.甲、乙是夫妻,共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年,甲的老父亲因缺乏劳动能力而与甲、乙一家共同生活,甲因意外受伤而瘫痪卧床,其妻乙对甲逐渐冷淡,也不愿意照顾甲的起居,而他们的子女则十分孝顺,经常为甲擦洗或送吃的穿的,后来甲死亡,留下个人财产5万元。对于甲的遗产分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对甲的老父亲在分配时应给予适当照顾B:甲的子女在分配时可以多分遗产C:甲的老父亲与甲的子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D:甲的妻子乙因不照顾甲而降为第二顺序继承人答案:D14.甲与乙签订一份买卖合同,将一辆原价12万元的二手轿车以10万元的价格卖给乙,乙付款后将车开回,但一直没有办理车辆过户手续。A:丁无权要求乙返还该车B:丁不能要求甲赔偿损失C:乙不构成善意取得D:丁有权要求乙返还该车答案:A15.章某是军人,其妻水某在婚姻存续期间发表了小说《家门》,离婚后第二天水某获得稿费。下列不属于章某和水某的共同财产的是()。A:婚姻存续期间水某的住房公积金B:夫妻俩婚后购买的商品房C:稿费D:婚姻存续期间章某的医药生活补助费答案:D16.静脉产业:指运用先进的技术,将生产和消费过程中产生的废物转化为可重新利用的资源和产品,实现各类废物的再利用和资源化的产业,如同人体血液循环中的静脉一样。A:某企业规定,生产者对其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负责,并明确废弃物的管理原则,避免产生—循环使用—最终处置B:某企业用“资源—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