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小学自学语文的好方法优良的自学方法有利于形成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那么小同学如何进行自学呢?下面我为大家带来了小学自学语文的好方法,供大家参照。一、激发学习兴趣,使同学乐于自学"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学习任何知识,首先应该对它有足够的兴趣,才干有要学习的欲望,那样才会事半功倍,取得较好的学习效果。培养同学的自学能力,必须使同学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使同学乐于自学。这就要求〔教师〕善于结合知识的特点,运用启发性语言,联系生活实际培养同学自觉主动自学的倾向。1、合理创设情境,使同学愿学。例如:在教学《表内除法》时,为了促使同学主动参加学习活动,在课的开始从故事入手:有一天,猴妈妈从桃园里摘回了8个大桃子。回家后,它把两只小猴子叫过来,将这8个桃子分给了两只小猴子。你们觉得能怎么分呢?怎么分更合理呢?同学这时各抒己见。你们觉得最合理的是哪一种?"第一只小猴子分4个,第二只小猴子也分4个。'为什么?因为一样多。这时结合同学回答讲解"像这样把8个桃子,分成两份,每份同样多,我们就说是把8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4。'这样,通过故事情境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同学很快明白了什么是平均分,也使同学对本堂课的学习产生了深厚的兴趣。2、诱导同学思维,使同学乐学例如:在教学"口算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数'时,出示了这样一道题"17+8'让全班同学动手摆小棒,通过小棒操作,探讨一下这一题的计算方法,同学通过操作,有的说:把8根小棒分成3根和5根,先把17根和3根合起来是20根(2捆),再加5根就是25根。有的说:把17根小棒分成15根和2根,先把2根和8根合起来是10根(1捆),再加15根就是25根。也有的说:先把7根小棒和8根小棒合起来是15根,再加10根合起来共是25根。同学各抒已见,那么哪种方法比较好呢?就让同学比较一下,结果同学发现第三种方法比较好,因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已经学过,都做得比较熟练,8+7可以直接算出。同学通过以上的学习得出结论: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先把个位数相加,再与整十数相加。这样,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就鲜亮地展现在同学面前了。3、自我评价分析,使同学会学例如,在教学加法算式:6+6+6+6+4相加时,要求把它改写成乘法算式,结果大部分同学做出64+4,65+2,出乎我意料的一个同学却是74。我热情地表扬他大胆革新,同学马上反对。我适时引导同学评价这几个算式,哪个算式是正确的?哪个最简便?组织同学进行小组性的讨论与交流,由同学唱主角,使同学的思维形成互相激荡的局面,这样,同学在民主和谐气氛中,同学心理压力得到减轻,自尊心得到充分尊重,个性特长得到有效发展,创造性思维得到较全面的发展,不但积极主动学习数学知识,还能善于应用已学的知识进行解题,起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富有独立性。二、指导小同学掌握自学的方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不只是向同学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把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给同学。教师要有意识的培养同学逐步掌握自学的科学方法。例如:在进行应用题教学时,我十分注重同学分析理解题意能力的培养,因此,每次我都要求同学按照我规定的分析步骤来分析,①找出应用题中条件与问题②要解决这个问题应怎样利用所给的条件③应用什么法来计算④列式计算进行解答,每次做应用题时我都要求同学按照这个步骤来解答,按照步骤来汇报,久而久之,同学就可以把这种对应用题解答的方法内化,变成自己的学习应用题的方法,为以后学习打下基础。三、培养小同学优良的自学习惯。在培养自学能力的基础上,教师要培养同学形成优良的自学习惯。培养同学进行课前预习,这是进行自学的一个好习惯,它的好处是可以使学习克服同学的盲目性,加强自觉性,改变被动学习的状态,提升学习效率。小同学自学习惯的形成决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实现的,教师通过常常合理、有效的学习活动来强化,并要适时检验其自学效果。同时要求同学养成课前预习,认真思索,先复习,再作业,注意审题,独立完成作业,反复验证和愿意请求教师或同学答疑等习惯,只有这样同学才干逐渐地形成具有综合特点的自学习惯。2小学自学语文的好方法一一、预习提问法课前的预习,是数学自学方法中最常见的,要让同学熟悉到,不是看懂例题就算完成了自学任务,症结要找出自己不懂的地方,抱着问题去上课,课堂上学习的效果才能好。这些问题可以在看例题的过程中发现,也可以在看懂例题后试做一些新课学习时发现。二、施行调查法《新课标》中提出:"要让同学熟悉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普遍的利用。'有些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利用很普遍,但由于同学年龄和生活经验的局限性,对这些知识不是很理解,变成知识的生搬硬套,从而导致在解题时发生过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