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外国文学史填空、单选各20*1文学发展分期——古典时期(公元前6世纪——前4世纪)。荷马史诗的战争思想:合理掠夺、尚武精神、没有正义和非正义战争的区分。埃斯库罗斯:《波斯人》,唯一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悲剧。赫西俄德《神谱》是古希腊最早阐述的神谱系。波德莱尔《恶之花》。法国南部的普罗旺斯骑士抒情诗最发达。英雄史诗《罗兰之歌》主题:爱国主义(罗兰)、贤明国王(查理)。《飨宴》:用意大利的通俗语言介绍科学文化知识,希望通过道德的完善和对知识的热爱来消除城邦间的内讧。《论语论》:论证了意大利语言的优越性,批判了对拉丁文的盲目崇尚,对意大利民族语言在文学中的推广使用有积极意义。《帝制论》:阐述政治观点,主张政教分离,反对教皇干涉政治,也美化了王权的使用。维吉尔象征理性与哲学。彼特拉克对话录《秘密》抒情诗集《歌集》,366首十四行诗。歌咏对女友劳拉的爱情。《巨人传》第二部,《渴人国国王庞大固埃传》先出版,1532年;第一部,《巨人高康大骇人听闻的传记》1534出版。流浪汉小说特征:①主人公是流浪汉;②第一人称自述体。《痴儿西木传》乔叟(1340—1400)“英国诗歌之父”。《坎特伯雷故事》托马斯·莫尔《乌托邦》:对话体。假托葡萄牙航海家希斯拉德之口,发表作者的社会理想。莎士比亚中期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巴罗克文学代表作家:意大利——马里诺西班牙——贡哥拉、卡尔德隆(最著名)德国——格里梅尔斯豪森弥尔顿晚期长诗《失乐园》、《复乐园》和诗剧《力士参孙》流浪汉小说结构最完整的《汤姆·琼斯》。劳伦斯·斯特恩《感伤旅行》——感伤主义文学流行伏尔泰《老实人》——“种我们的田地要紧”狄德罗《拉摩的侄儿》——马克思、恩格尔的评论华兹华斯《致杜鹃》夏多布里昂的《基督教的真谛》:《阿达拉》《勒内》拜伦未完成长诗《唐璜》雪莱《致云雀》19世纪中后期(19世纪30年代—20世纪初)欧美文学的主流是现实主义文学左拉:自然主义理论的集大成者。路易丝·米雪尔(1830—1905)是公社著名诗人和社会活动家,有“红色圣女”之称。《红石竹花》为就义的烈士而作。法国前期象征主义主要诗人:魏尔伦,兰波,马拉美巴尔扎克《人间喜剧》(96部作品)——人物再现法名词解释5*4荷马史诗:民间创作总汇,有荷马编辑整理,公元前6世纪形成文字。今存本为公元前二世纪亚历山大城博园的学者编订的版本。教会文学:体裁:圣经故事、圣徒传、祷告文、颂歌、圣者言行录、梦幻故事、奇迹故事、宗教剧。主要内容:普及宗教教义,渲染上帝至高无上的权威,歌颂基督的伟大,赞美圣徒的虔诚,歌颂苦行者和殉教者的事迹等。巴罗克文学:“巴罗克”为葡语,珍奇和奇妙的意思。指夸张、繁富、藻饰的形式主义风格。它在主题上是文艺复兴的倒退:或歌颂禁欲主义战胜爱情,或宣扬对宗教的虔诚与忏悔,或表现对现实的绝望。艺术上运用比喻和象征,创造夸张、浪漫、梦幻情境,追求词藻的雕琢和矫饰。启蒙运动:18世纪发生于欧洲各国的一场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革命运动。它是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广大人民反封建斗争高涨的历史条件下,在自然科学和唯物主义哲学的影响下产生的,是文艺复兴运动的继承和发展。它以“理性”为武器,矛头指向封建制度及其上层建筑。它为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作了思想准备和引导。狂飙突进运动:得名于克林格尔的剧本《狂飙突进》,赫尔德尔是其主要理论家。主要特征:强调民族性,反对古典主义的模仿;反对封建束缚,要求个性解放;崇尚天才,反对等级因袭;歌颂自然和淳朴,抨击宫廷和上流社会的繁琐礼仪。歌德的《少年维特之烦恼》和席勒的《阴谋与爱情》是“狂飙突进”运动重要文学成就。湖畔派:指华兹华斯、柯勒律治和骚塞等三人组成的浪漫主义诗歌流派(被称为消极浪漫主义)。因他们都曾居住于英国北部的昆布兰湖区、并写过许多描写湖光山色的诗而得名。他们在政治上都是由起初对法国革命的欢迎后来转为对革命暴力的怀疑、恐惧和失望,而归于反对资产阶级文明,主张恢复宗法制社会的保守立场。艺术观点上,他们反对古典主义的清规戒律,主张向民间诗歌学习语言和手法。创作中喜欢描写大自然和下层人民的生活,重视诗歌的情感抒发和想象驰骋,对英国诗歌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拜伦式英雄:拜伦在《东方叙事诗》、《曼弗雷德》等作品里塑造了一系列孤独反抗的人物,别林斯基称之为“拜伦式英雄”。共同特征:对社会强烈不满,并进行不妥协的反抗斗争;自恃才能非凡,高傲不驯,意志坚定,我行我素,但也孤独而忧郁;其反抗的结局多是壮烈的失败和死亡;他们活动的背景多为在海、原野或东方异域。这些形象身上为争民主自由的强烈反抗精神,对当时争取民主解放进行斗争的各国进步人士起了鼓舞激励作用;也反映了拜伦斗争失败后的孤独、苦闷和悲观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