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考研数学二如何考100+考研数学二考到100分以上的分数是很多人的愿望,这个愿望其实不难实现。那么,考研数学二如何考100+?下面我为大家整理的一些方法,希望大家喜爱!熟记数学课本概念以及定义,包括其中概念的使用环境以及条件,有的证实推导也必须要熟悉。熟记数学公式,其实相对〔英语〕来说,数学的这点记忆根本不算什么。所以公式一定不能忘了。背诵三角函数值及其定理。一般难点提升的地方就是三角函数的转变,所以对三角函数的掌握好势必对分数有利。总结解题思路,后期考研数学的复习重要的不是学习好多好多的题目,而是必须要我们总结解题思路一看这题就知道怎么做,考什么、要点、突破点在哪里。学习计算,考研数学一大特色就是考你的数学计算能力,平常找些有计算量的题目多多学习是有好处的。做考研数学真题或者考研数学模拟题。对整体考研数学的题型视察也是对自己的一个评估方式。2考研数学二必备复习资料最主要要看的资料数学二考试大纲有人说这不是辅导资料,其实这比辅导资料还重要!考纲说考什么辅导资料才会编什么。但是每年的考纲都是9月份出,辅导资料3月份就出了,其实没有关系的,数学的考纲已经很久很久没有变动了,而且就是变也不会有太多变动的,大家按照去年的考纲复习即可。高数部分:考研数学复习全书(李永乐、李正元)这本书一定要认真仔细的反复地看,其实可以一开始复习就看,建议这本书要看个2遍甚至3遍,因为内容相对多一点所以一定要多来几次。这本书后面的线代部分可以不看,如果想看的话建议在看完李永乐的线代辅导讲义后再看。线代部分:线性代数辅导讲义(李永乐)这本书是经典之作,线代六章的内容全部包括,而且很有条理,考研数学线代部分看好这本书就没有问题了。建议结合着李永乐的线性代数辅导班视频一起看!这本书也建议看两遍!最重要的复习资料:历年真题以及真题解析包括了10几年的考研真题,在复习后期一定要做真题,建议这本书也看2遍,而且一定一定要自己把答案做出来!【说明】我当时复习的时候就用了上面的这四份资料,复习虽然不太充分还是考了120分,复习全书看下来也得一个月,第一遍很慢,但是后面就快很多了。数学是最耗费时间精力的一门,前期一定要拿出6个小时时间来复习!而且一定要动手做题,把答案做出来!复习全书看完2遍后,开始做真题,真题一定要做个2遍!其他资料的说明基础660题这个其实一点都不基础,而且难度也不见得比真题简单,说是基础题其实很多题都可以当大题的一部来使用,所以如果学有余力可以做做练练手,依我个人经验,真不建议买这本书!模拟考场400题还不错,偏难点点,个人建议做,对考试很有用!因为真题复习两遍之后就很熟了,这个模拟题虽然偏难点,但是可以当做模拟考试题来做一下!超越135分这个是后期出的,做不做都可以的个人感觉。3想考研数学怎么办★夯实基础要具备牢固扎实的基础知识。数学,最必须要强调的是基础。很多同学不重视基础的学习,反而只是忙着做题,做难题,就想通过题海战术取胜,这是不行的,就像是不会走路的孩子总想直接跑步一样。当然,这里并不是说不用多做题,做题量也是要确保的,这点在下面会说到。分析一下数学试卷就会发现,80%的题目都是基础题目,真正必须要冥思苦想的偏题、难题只是少数。回忆一下你做题时,题目中涉及到的知识点是否清楚的了解了?要用到的公式、定理是否提笔就能写出来?这一点做不到,怎么能进入下一步寻找解题方法并写出完整的解题过程呢?事实上,大部分同学的回答是还必须要去翻书查找,要知道,考场上是没有课本的。所以,一定要先打好扎实的基础,再进行解题能力和解题速度的训练。具体来说,数学基础的掌握,可以通过以下方法:(1)把数学复习全书上总结好的知识点认真掌握住。一般不同版本的复习全书上的知识点讲解都很全面、具体,还有例题讲解当中总结出的解题技巧和方法,推导出的公式、定理,都要重点记忆。(2)数学也要做笔记。由于复习全书上的知识点过于具体,在以后的第二、三轮复习中,就没有时间去系统的看了,而且可能其中大部分你已经掌握了。这就必须要你把其中精华的地方和自己掌握的不好的地方以及考试的常考知识点总结在一个本子上,这样再复习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看这个本子,会节省下很多时间,提升效率。而且复习间歇,可以随时拿出来记一记、背一背。(3)这些基础知识如果一段时间不看就会有些生疏,用的时候拿不准。所以,要天天都携带在身上,就像英语单词小册子一样,要常常温习。★勤于思索要勤于思索,多动脑。很多同学学数学就喜爱看例题,看别人做好的题目,分析别人总结好的解题方法、步骤。只这样是远远不够的。只是一味的被动的接受别人的东西,就永远也变不成自己的东西。第一遍复习可以只看题,但以后就必须自己试着做了,先不看答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