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育政策与法规概念教育法律关系:是由教育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们在从事有关教育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与义务关系。教育法律关系由教育法律关系的主体、教育法律关系的客体和教育法律关系的内容三个要素组成。教育法律适用:指有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运用教育法律规范解决具体问题,调整教育法律关系的活动。教育行政执法:各级政府及其教育行政部门和其他相关行政部门以及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针对特定对象适用教育法律规范和其他法律规范,并影响其权利和义务的具体行政行为。教育法律责任:指行为人违反教育法律规范的行为所引起的,应当由其依法承担的惩罚性的法律后果。教育法规与教育政策的关系教育政策体系教育法规体系(纵向)横向结构教育法规的地位教育政策类型教育政策结构小学教育的基本政策教育政策的特征教育法规特征教育政策的功能教育法规的功能政策制定流程图教育政策实施的基本程序教育评价的类型教育法规的制定程序教育司法的原则教育司法的主要形式狭义:由特定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和法定程序,对教育立法、司法、执法活动的合法性进行监督。广义:由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对教育法律活动的合法性所进行的监督。我国法律监督主要有:1.国家权力机关的教育法律监督2.国家行政机关的教育法制监督3.国家司法机关的教育法制监督4.社会监督法律责任教育执法教育守法和违法教育法律救济特征和途径浙江《义务教育条例》《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纲要》小学教育部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1985.5)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实行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的原则;分期分批轮训教师;基础教育管理权属于地方;地方可以征收教育费附加。《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1993.2《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1998.12宪法中有关教育的主要条款我国现行教育法律的名称、颁布时间与开始实行的时间义务教育制度、方针、领导与管理体制、实施主体与职责、学生、学校、教育教学、经费保障与教师的权利和义务、资格和任用、培养和培训、考核、待遇、奖励及法律责任等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教师资格条例有关内容和相关规定《义务教育法》实施细则、《禁止使用童工条例》《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校卫生工作条例》等教育行政法规的主要内容及其有关小学教育教学和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规定。案例:判别现实中的教育违法现象,分析教育违法问题依法治校依法执教的涵义、意义、和依法执教的标准(要求)小学教师的法律地位教师是在各级各类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执教人员各级各类学校:实施学前教育、普通初等教育、普通中等教育普通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以及特殊教育、成人加油的学校。其他教育机构:与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紧密相连的少年宫以及地方研究室、电化教育馆机构,等等。教师的法律地位主要是通过教师的权利和义务等规定集体体现出来的教师的权利和义务集中地体现了教师作为履行教育教学职责、专业人员特定的法律地位,也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提供了法律依据。教师的社会地位还体现在教师资格制度、教师的待遇、奖励等方面。《教师法》:“全社会都应当尊重教师。”教师资格制度2.小学教师资格的认定认定机关:幼儿园、小学和初级中学教师资格,由申请人户籍所在地或者申请人任教学校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认定。认定条件:履行教师义务、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具备规定的相应学历、符合规定的教育教学能力(承担教育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基本素质和能力;普通话水平;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认定程序:申请和认定。每年可两次申请,教师教育专业毕业生直接申请。由有关认定机关进行初审,有教师资格专家委员会进行面试、试讲和能力考查等,最后由教师资格认定机构作出是否认定的结论。教师资格证书管理:弄虚作假者5年不得申请教师资格并依法追求法律责任。各种教师资格在一定范围内相互融通,取得高一级别教师资格的人员可以到低一级别的的学校任教,一般不能反过来。二、小学教师的培养与培训2.小学教师培训: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强调参加继续教育市中小学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国务院规定“以有条件的师范大学和综合性大学为依托建设一批开放式教师教育网络学院”,加强教师培训工作。内容:思想政治教育和师德修养;专业知识的更新与扩展;现代教育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研究;教育教学技能训练和现代教育技术;现代科技和人文科学知识。类型: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类型一、小学教师的基本权利二、小学教师的基本义务小学教师权利与义务的保障机制不能完成教育教学任务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弄虚作假教师违法(侵权)行为的主要类型1.小学教育的法律地位与性质2.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2.小学教育的基本原则教师的法定义务学校与教师的法律关系教师与学生的法律关系四、教师合法权益的法律救济1、司法救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