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5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内部使用江苏省铜山区《投资项目管理师之宏观经济政策》考试必刷200题题库【精练】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农民集体所有的土地使用权一般()用于非农业建设。A:无偿转让B:有偿转让C:可以转让D:不得转让答案:D2.以价值形式反映出投资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的多少是指()。A:生产性投资效益系数B:固定资产交付使用率C:建设周期D:投资效益系数答案:B3.为确保竞争机会的(),WTO反对不公平的贸易做法,并提供了保护公平贸易的措施。A:随机性B:连续性C:频繁性D:连贯性答案:B4.单位和个人依法使用的国有土地,由()登记造册、核发证书,确认建设用地使用权。A:县级以上人民政府B:村民委员会C:县级人民政府D:省级人民政府答案:A5.下列关于财政的主要职责的说法,错误的是()。A:人类的需要可分为j类:私人需要、社会公共需要、经济需要B:社会公共需要由政府通过财政机制提供公共产品来满足C: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社会公共需要是财政的主要职能D: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满足公共需要是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问题的核心答案:A6.()是指一国或地区在一年内各类投资主体所完成的固定资产投资总量,或各个施工项目在该年度内所完成的投资的汇总量,是一年内用货币形态表现的各种投资的总价值量。A:在建投资规模B:基金投资规模C:年度投资规模D: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答案:C7.下列关于货币的说法,错误的是()。A:货币的产生和发展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B:货币的形态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扩大也不断改变着C:电子货币是新型的信用货币D:现代货币的形式是代表货币答案:D8.产业政策采取的措施,如产业扶持、援助等政策,要与国家财力相适应,是有限的,否则将加重国家财政的负担,这说明产业政策有一定的()。A:局限性B:片面性C:导向性D:干预性答案:A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据国土资源部统计,到2004年底,全国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为12244.43万公顷B:按2005年《中国统计年鉴》记载:2004年我国的耕地面积为13004万公顷C:我国的国土面积包括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海洋面积473万平方公里,岛屿的面积3.87万平方公里D:在内陆国土面积中,按地形分,高原面积180万平方公里,占18.75%答案:D10.通常情况下,国家对除限制进出口的部分进口货物实行()。A:关税配额管理B:许可证管理C:提高关税管理D:非关税壁垒管理答案:A11.()亦称为土地密集型产业,是指在生产要素的投入中需要使用较多的土地等自然资源才能进行生产的产业。A:知识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源密集型产业D:资金密集型产业答案:C12.根据(),证券投资基金还可以分为国际基金、海外基金、国内基金、国家基金和区域基金等。A:资本来源和运用地域的不同B:组织形态的不同C:投资对象的不同D:投资风险与收益的不同答案:A13.宏观调控的客体是()全局。A:经济发展B:生产总值发展C:经济运行D:经济增长答案:C14.纸币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是通货膨胀与()相连。A:财政赤字B:纸币流通C:购买力降低D:物价上涨答案:B15.全要素生产率是指经济增长中()。A:除去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投入的贡献的“余值”部分B:全部要素投入增长的贡献C:劳动力、资本、土地要素投入的贡献D:劳动力、资本、土地技术等投入的贡献答案:A16.企业债券发行核准时,国家发展改革委自受理申请之日起()内(发行人及主承销商根据反馈意见补充和修改申报材料的时间除外)作出核准或者不予核准的决定。A:2个月B:3个月C:1个月D:6个月答案:B17.金融债券的种类中,()是指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由部分金融机构发行的,所筹集的资金专门用于偿还不规范证券同购债务的有价证券。A:非银行金融机构债券B:商业银行债券C:特种金融债券D:政策性金融债券答案:C18.国内生产总值是指()。A:国民生产总值加上国外净要素收入B: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折旧C:一个国家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收入初次分配的最终结果D:所有常住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货物和服务价值扣除中间同时投入的全部非固定资产货物和服务价值的差额答案:D19.主要负责运用已形成资本的是()主体。A:投资经营B:投资效益C:投资决策D:投资实施答案:A20.货币政策与财政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