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科普实施方案(共3篇)科普教育活动总方案为进一步深化我校“书香校园”文化建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改革和发展,着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努力营造“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良好氛围,特制定2019—2022年海东市平安区第三中学科普工作计划:活动主题科普教育与实验种植方案实施时间段第一阶段:2019年1月一2019年7月,设计制作求真楼楼道科普文化宣传阵地。第二阶段:2019年8月一2019年11月,设计制作操场南墙面科普文化宣传阵地。第三阶段:2019年12月一2022年12月,设计制作校园后操场学生实验种植区。活动重点强化科普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在学生中形成自觉学习意识,做到润物细无声,让学生随时随机学习和增长科普知识。这主要呈现在求真楼、操场围墙的科普主题知识宣传阵地教育。通过活动,充分能利用学校后面的空地,开展实验种植基地。增强学生们的主动参与意识,将科普教育工作常态化,确实提高科普教育的工作成效活动对象及要求:1.活动对象:全体师生。2.具体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各班主任为科技辅导员,其余学科教师为兼职辅导员。兼职辅导员须全力配合班主任开展各项活动。各班可根据不同的爱好成立多种的科技兴趣小组,学校可根据学生的分组情况成立校级的科技兴趣活动小组。各活动小组除要求根据学校的活动计划开展活动外,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自行开展各种不同形式的科技活动。活动内容营造科技氛围,增强科技意识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以及开展丰富多彩的科技创新活动,营造浓厚的科技学习氛围,让师生们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多姿多彩的科学教育人文气息,增强科技创新意识。主要做法有:学校利用宣传橱窗开辟专门的科普宣传栏,求真楼利用墙面“科普教育”展示中国前言科技等,利用班级的黑板报或学习栏宣传科普知识或进行优秀科技书画作品的展示。深化课程改革,强化科技教育主要做法:扎实开展实验教学,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认真的操作经验;确实按学科要求开足、开齐、开好每一节综合学科课程,让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动手能力在实践活动中得到有效提高;组织和成立各种不同的科技兴趣小组。3.广泛开展活动,搭建广阔平台丰富的科技活动是科普教育工作扎实开展最有效的途径。因此,学校将通过组织和开展各类科普活动,搭建各种适合学生发展的平台,既丰富和深化活动的内涵,又让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施展:(1)深化“书香校园”活动,鼓励学生通过读书获取更多的科普知识;(2)成立校级、班级科技实验小组,开展实验种植科普活动。(3)定期或不定期开展科普创新大赛。4.重培养,促成长学校在注重对教师讲行相关培训的同时,多鼓励学科教师通过各种不同途径,提高自身专业技术水平:(1)积极向上,优化我校教师结构;(2)各学科教师要养成自我增强科技教育的意识,结合教材内容和教学要求,在学科教学中渗透科技教育的内容;(3)多鼓励和要求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多注意对学生观察能力科学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训练和培养;2019年1月德化乡创建科普示范乡实施方案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切实抓好科普工作,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确保“科教兴乡”战略的顺利实施,促进社会协调和谐发展,根据《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关于开展全国科普示范县工作的实施方案》(宁办发201053号)和《宁洱哈尼族彝族自治县科普示范乡(镇)创建标准(试行)》(201052号)文件要求,为促进我乡科技工作和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以创建“科普示范乡”为突破,多形式、多渠道、宽领域地向农村群众大力普及科学知识,传授科学方法,传递科技信息,倡导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的科学文化素质,增强农民依靠科技致富的能力,促进农村三个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二、目标和任务-1量较高,经济效益较好,示范辐射带动面大,应用良种良法在区域内处领先水平。组建3个以上制度健全,管理规范、运转高效,会员在1个以上的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组织,在普及推广科学技术,推进产业化发展方面起到辐射带动作用。(二)完善科普基础条件科普经费纳入财政预算,区域人人均每年不少于0.2元,并随当地经济的发展逐年增长。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和科普员队伍的“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纳入农村基层组织活动场所规划,乡所辖村建立“一站一栏一员”,并正常开展活动。(三)抓好科普宣传活动。结合实际开展有一定影响力的主题科普宣传活动,每年不少于2次;每年结合农时季节组织2次以上重点面向农民的科技下乡活动;每年组织1次以上针对乡机关干部、工商业者或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