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6
2/6
3/6
4/6
5/6
6/6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6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6页简析关于乡镇财政管理的问题与思考大全乡镇财政是保证乡镇政府机构正常运转的根本保障,构建和谐农村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市大多数乡镇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等原因,财政面临着较大的困难和问题。这不仅制约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影响了基层干部工作的积极性和乡镇政府机构的正常运转以及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农村的贯彻落实,也影响了农村基层政权的稳定。如何解决好乡镇财政运行中的困难和问题,促进乡镇财政收入的根本好转,是各级特别是乡镇党委、政府和财政部门面临的一项极为重要而紧迫的任务。一、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1.经济发展缓慢,财源不足。这是我市乡镇财政困难的主要原因。我市大多数乡镇都是农业镇,经济结构单一,工业发展缓慢,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比较滞后。有的乡镇自从改革开放至今招商引资还没有实现零的突破,几乎没有上过工业项目,尚处于农业经济社会状态。由于经济发展缓慢,税源不足,导致财政增收困难重重。2.机构臃肿,人员过多。虽然我市乡镇机构经过几次改革,但效果不很理想,机构依然臃肿庞大,人员还没有真正精简下来。乡镇财政工资支出占总支出的绝大部分,乡镇财政基本是“保饭吃”的财政,建设性资金廖廖无几。3.各项检查评比较多,开支费用大。乡镇是最基层的行政组织,上级政府的各项工作任务往往都压到乡镇一级完成,如乡村道路建设、计划生育、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田水利建设、殡改等各项达标升级任务。这些工作任务都是硬任务,有的甚至“一票否决”,摘“乌纱帽”。这些工作任务,有的有配套资金,有的则没有,乡镇为了完成上级布置的工作任务,应付上级的检查,有条件要上,无条件也要上。这些都给乡镇财政带来繁重的负担。4、各项政策性因素的影响。一是农村税费改革带来的影响。中央实行的农村税费改革,大大地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广大群众得到了很大的实惠,但由于我市大多数乡镇经济比较落后,收入主要来源于三提五统、教育费附加、农业特产税、农业税等税费,中央推行农村税费改革后,取消了以上税费的收取,从而使乡镇收入出现了较大的缺口。如:在税费改革之前,东海岛试验区的硇州镇每年的香蕉特产税达700多万元、XX县区的曲界镇每年的菠萝特产税也有400——500万元,现在分文不得收,财政相当困难。二是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影响。分税制财政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通过集中地方的财力,增强中央的宏观调控能力。但各级政府为了确保本级财力,都努力提高本级财政收入的比重,把一些好的企业、大的税种都收了,于是到乡镇一级可收的税就可想而知了。三是政策性开支带来的支出压力过大。如:近几年来,国家几乎每年都出台增资政策,涉及面广,增支数额大;建立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和失业保险、农村合作医疗等,这些都需要财政增加预算支出。5.举债建设。一方面,举债搞“达标工程”。由于政策原因,有的主管部门脱离农村实际,层层采取“下硬指标,定硬任务,结硬帐”的办法,开展各项达标活动。如“普九”达标,搞一村一校,一校一楼,一楼一债,造成资源不能合理利用,大量浪费。另一方面,举债搞"形象工程"、“政绩工程”。有的乡镇领导为了追求政绩,捞政治资本,大量举债搞建设,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办开发区等等,造成财政不堪重负。此外,一些乡镇领导生财无道、理财无方,财务制度不健全,漏洞较多,监控不力,开支不规范,这也是乡镇财政困难的原因。二、缓解乡镇财政困难的对策措施1.大力发展经济,积极培植财源。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所在,解决乡镇财政困难的治本之策。俗话说,水涨船高。只有经济发展了,税源增加了,才能增加财政收入。因此,乡镇党委、政府必须牢固树立“靠经济的发展增加财源,通过财政促进经济发展”的思想,增强加快发展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正确处理财政与经济的关系,切实抓好发展这第一要务,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发挥比较优势,选准发展方向和财源增长点,制定切合实际的经济发展思路,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结构调整为主线,以增加财政收入为重点,坚持农业产业化、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并举”的方针,大力培育特色支柱产业,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特别要坚持围绕农业上工业的方针,推进农村工业化进程,放手发展民营经济,加快发展镇级经济,壮大地方财政实力。2.撤乡并镇并村并校,精兵简政。这是乡镇财政摆脱困境比较有效的办法。一是撤并乡镇。目前,我市乡镇设置个数较多,有的乡镇辖区、人口规模和经济总量较小,行政运行成本较高,应将这些乡镇合并,适当减少乡镇数量。二是精简机构,裁减人员。适应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经济社会管理的要求,按照“小政府、大社会”、“小机关、大服务”的要求,加大乡镇政府机构改革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