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八章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本章分经费估算与进度安排两部分。经费估算涉及到技术和经济部分,需要方案编制人员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巧,在财务专家的指导下编制。第一节经费估算基本程序一、经费估算编制基础知识1、根据矿山地质环境防治工程的设计,将保护、恢复治理、监测工作量列一个工作量汇总表,见表7-2。2、收集相关的费用定额和预算标准,如:《××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年1月);《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工程勘查设计收费标准》(2002版);《国土资源部土地开发整理预算定额标准》;《水利建设工程预算定额》(2002);《建设工程监理与相关收费标准》(发改价格[2007]670号文);《×××市201×年第×季度工程造价信息》。3、省发采矿证,在进行经费估算时,采用《××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年1月),标准中缺少的子目,可以参照其它定额,如:场地岩土工程勘察、地表变形监测、建筑物裂缝监测、建筑物倾斜监测、深层侧向位移监测等,可参照《工程勘查设计收费标准》(2002版);地形测量、地质测量、水文地质调查等,可参照《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总之,设计的每项工程,经费估算时必须有相关定额作估算依据。4、经费估算时,采取下列的预算程序:①对设计的恢复治理与监测项目的工作量,根据定额进行统计,计算单项工程中的人工数(甲类工、乙类工)、材料用量、机械台班数;②根据矿山所在地的《××市20××年第×季度工程造价信息》中人工工时价,水、电、柴油、汽油、风等材料单价,计算机械台班费,形成《机械台班预算单价计算表》;③有浆砌石、混凝土、水泥砂浆等,根据定额中的配合比、工程造价信息中水泥、砂、碎石、块石、水等,计算单项价格,形成《砂浆、混凝土、浆砌石材料单价计算表》;④根据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按照预算定额标准中的需要量,计算每一个单项工程的工程费单价表,形成《浆砌块石(挡土墙)工程费用单价表》、《浆砌块石(排水沟)工程费用单价表》………;⑤关于人工工日费用的确定,按照《×××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计算,甲类工为49.7元/工日,乙类工为33.1元/工日。按《××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计算的人工费偏低,目前劳务市场上人工费在80~150元/工日。按照“××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实施意见(国土资发[2009]113号)”文件,地表开采的建筑石料每吨产品提取的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为2元,在编制建筑石料方案时,可采矿石量较多,而生产期和闭坑后所设计的恢复治理工程较少,不可能按预提标准提足保证金。在此情况下,人工费可以按矿山所在地《工程造价信息》中的人工费计取,恢复治理估算费用可以计算上去,否则政府主管部门不批。对于铝土矿、铁矿等,矿石储量较少,但恢复治理项目较多,需要的费用高出[2009]113号文件提取保证金的若干倍,此时采用甲类工49.7元/工日,乙类工33.1元/工日的工价是可以的。⑥由于市场材料价比《××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的材料价高,导致直接工程费偏高,以致措施费、间接费、利润、税金整体提高,整体费用偏高。对于这样的问题,在计算工程费用单价表时,采用定额指定的材料价,计算出市场材料价与定额材料价之间的价差,再根据所用的材料量,列表计算出材料差价。在计算总费用时,本项费用作为独立费用列在税金的前面,不计算企业利润,但必须计算税金。⑦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的经费估算,不计算保护工程的费用,比如搬迁避让工程、开矿过程中的防治水工程、水土流失治理工程等。⑧根据监测点的数量、监测的次数,计算出总的监测点次,按每点次的单价,计算监测费用。水位监测等有定额标准,没有定额标准的,按每点次50元计算即可。⑨计算出总的恢复治理费用后,根据方案适用期5年内的恢复治理工程,计算出前5年内的费用。若方案编制年限仅5年,应分列出每年的费用。二、概算编制依据、标准及编制说明(一)预算编制依据1、《××省探矿权采矿权使用费和价款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豫财办建[2005]68号);2、《××省国土资源厅关于(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规定)的实施意见》(国土资发[2009]113号;3、《××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方案》。(二)预算编制标准1、《××省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定额标准》(2011年1月);2、《国土资源调查预算标准》(地质调查部分);3、《工程勘查设计收费标准》(2002版);4、《建设工程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