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考研数学交流心得考研数学交流心得有了一些收获以后,将其记录在心得体会里,让自己铭记于心,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那么如何写心得体会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考研数学交流心得,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考研数学交流心得1第一章随机事件与概率本章需要掌握概率统计的基本概念,公式。其核心内容是概率的基本计算,以及五大公式的熟练应用,加法公式、乘法公式、条件概率公式、全概率公式以及贝叶斯公式。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本章重点掌握分布函数的性质;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律与分布函数及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密度函数与分布函数;常见离散型及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分布;一维随机变量函数的分布。第三章多维随机变量的分布在涉及二维离散型随机变量的题中,往往用到“先求取值、在求概率”的做点步骤。二维连续型随机变量的相关计算,比如边缘分布、条件分布是考试的重点和难点,考生在复习时要总结出求解边缘分布、条件分布的解题步骤。掌握用随机变量的独立性的判断的充要条件。最后是要会计算二维随机变量简单函数的分布,包括两个离散变量的函数、两个连续变量的函数、一个离散和一个连续变量的函数、以及特殊函数的分布。第四章随机变量的数字特征本章的复习,首先要记住常见分布的数字特征,考试中一定会间接地用到这些结论。另外,本章可以与数理统计的考点结合,综合后出大题,应该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第五章大数定律和中心极限定理本章考查的重点是一个切比雪夫不等式,以及三个大数定律,两个中心极限定理的条件和结论,考试需要记住。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重点在于“三大分布、八个定理”以及计算统计量的数字特征。第七章参数估计本章的重点是矩估计和最大似然估计,经常以解答题的形式进行考查。对于数一来说,有时还会要求验证估计量的无偏性,这是和数字特征相结合。区间估计和假设检验只有数一的同学要求,考题中较少涉及到。考研数学交流心得2准备阶段(年前-2月)1.了解考试常识。比如:近几年数学国家线的分值、了解试卷的题型分值等。2.明确所报专业考数一、数二还是数三,准备相应教材。3.考研数学大纲的学习。学习前一年的数学考试大纲,了解考研数学的考察内容和考察要点。基础阶段(3月-6月)1.学习目标:不留死角地复习每个知识点2.阶段要点:按照教材逐一梳理每个章节的每个知识点,并做课后习题3.复习建议:(1)按照章节顺序结合大纲梳理教材,不留死角和空白。(2)对于重要的定理、公式,不能够仅停留在“看懂了”的层面上,一定要自己亲手推导其证明过程。(3)每天学习新内容前要复习前面的内容,准备一个记题本,将复习过程中碰到的不懂的知识点记录下与做错的习题整理成错题集。(4)注意顺序:一定要先看书后做题,此阶段不要做难题。强化阶段(7月-8月)1.学习目标:熟悉考研题,分清重难点2.阶段要点:通过大量练习,归纳常见题型,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3.复习建议:学府考研(1)这一时期考生每天学习数学的时间尽量集中在一起,保证每日至少3个小时连续复习时间。(2)可以买一本辅导书,先做练习题。建议做李永乐660题,学会归纳题型与常考知识点,把要点、难点以及错题做成笔记,以便以后复习(3)遇上不懂或似懂非懂的题目要认真对待,切忌一看不会就直接看答案。提升阶段(9月-10月)1.学习目标:通过整套真题练习,检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提高解题的准确度与速度2.阶段要点:研究近20xx年的真题3.复习建议:(1)新的考试大纲此时已发布,对其要求的知识点做梳理,熟记各种公式、定理。(2)利用整段时间做近20xx年真题,按照3个小时的标准完成一套真题,并特别注意提高做题的速度。(3)通过真题找要点题型和自己的薄弱环节,针对薄弱环节通过做专项模拟题复习。冲刺阶段(11月-12月上旬)1.学习目标:进行高轻度的冲刺题训练,进入考试状态2.阶段要点:练习答题规范,掌握考试时间分配,提前感受真实的考场氛围3.复习建议:(1)快速复习教材和笔记对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进行记忆,尤其是不常用、记忆模糊的公式。(2)严格按照3个小时的时间要求,进行模拟试题或者真题的实战演练,在这个过程中,特别要注意对真题答题规范的研究与答题时间的分配。学府考研(3)特别强调:考试量大,时间紧,一定要按真题答案规范答题,既要规范答题内容,又要规范答题思路。考前一周1.学习目标:强化记忆,保持状态;调整心态,积极备考2.阶段要点:多看平常整理笔记、错题集,查漏补缺,对易错点归纳并解决3.复习建议:(1)不要再继续埋头做题,应多看之前做过的真题、错题集,它们更具针对性。(2)可以做1套模拟题,保持做题手感,调整后心态,以便以良好状态进入考场。(3)几天回归教材和笔记,重新熟悉基本概念、公式、定理。考研数学交流心得320xx年5月6日下午盐城工学院材料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