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河北省涞水县内部使用《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资格考试必刷200题(典型题)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乙丙丁四人分别来自不同的城市,这四个城市为广州、北京、上海、深圳。甲说:“我是广州人。”乙说:“我是上海人。”丙说:“我是深圳人。”丁说:“我不是深圳人。”这四人中只有一人说的是假话。A:如果丁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B:无论谁说的是假话,都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C:如果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D:如果丙说的是假话,则可推出四人来自哪里答案:C2.下列关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本质说法,错误的是()。A:民事法律关系是以权利义务为内容的法律关系B:民事法律关系是人与物之间的法律关系C:民事法律关系是受民法调整的法律关系D:民事法律关系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法律关系答案:B3.()是我国古代最早也是最长的叙事诗,与北朝《木兰辞》并称“乐府双璧”。A:《古诗十九首》B:《孔雀东南飞》C:《玉台新咏》D:《诗品》答案:B4.甲出国留学前将自己的一幅名人字画委托好友乙保管。在此期间乙一直将该字画挂在自己家中欣赏,来他家的人也以为这幅字画是乙的。后乙因生意需要在家中宴请政府官员丙。丙对该字画赞不绝口,于是乙顺势将该字画赠送给了丙。丙在回家的途中因酒醉糊涂,将字画遗留在出租车上。出租车司机丁略通收藏,发现该字画后便将其私藏,后通过拍卖所进行拍卖。收藏家戊在拍卖会上以3万元的价格买得此字画。甲回国后,四处追查,查得该字画已被戊收藏,便上门向戊索要。下列有关本案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A:因乙是将该字画赠送给丙的,所以丙不可能拥有该字画得所有权B:丁负有赔偿损失的责任C:该字画仍应归甲所有D:戊作为善意第三人,从拍卖会上竞买下该字画,应当获得该字画得所有权答案:C5.关于姓名,以下各项行为中不合法的是()。A:甲不随父姓赵,随奶奶姓白B:丙为了纪念国家的援助,选择姓国C:丁夫妇将孩子的姓改为中外文混合D:乙随扶养他长大的邻居姓燕答案:C6.甲:一家食品加工厂;乙:一家大型果园。甲因业务的需要,欲购进一批菠萝和荔枝。甲的公关部经理杨昆得知后,即向甲介绍了乙。甲委托杨昆办理此事。杨昆打电话给乙,称:甲需要菠萝100斤、荔枝500斤,每斤单价分别为2元和5元。另外,附加100斤樱桃,单价为8元;如有违约,应承担答案:10%违约金。乙表示同意。几天后,乙将货送到,甲的法定代理人亲自查收。由于客观原因,乙未领到货款而返回。后因樱桃产品不好销售,甲拒付货款。乙遂诉诸人民法院。甲表示,樱桃是杨昆擅自做主购回的,菠萝、荔枝价格太高,此事应由杨昆承担责任。A:350B:400C:800D:700答案:C7.某报社在一篇报道中披露某女影星甲曾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致使甲备受歧视。甲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跳楼自杀未遂,但造成终身残疾。该报社的行为()。A:侵害了甲的生命权B:侵害了甲的隐私权C:侵害了甲的健康权D: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答案:B8.下列属于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的是()。A:甲某基于重大误解而与乙某订立的买卖合同B:9岁小学生与某公司签订的接受5000元赠与合同C:12岁小学生与某电脑城签订的购买一台价值9000元电脑的合同D:张某以欺诈手段与王某订立的买卖合同答案:C9.光彩夺目的金刚石的化学成分与下列哪个一样?A:玻璃B:石墨C:铅D:琥珀答案:B10.李某与方某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期间,李某欲购买该租赁房屋,该房屋所有权人方某表示同意,该房屋所有权自()时转移。A:李某占有该房屋B:办理该房屋过户登记手续C:该房屋租赁合同到期D:该房屋租赁合同生效答案:B11.某县公安局民警李某在饭店宴请战友时,与饭店经理王某发生冲突,并将饭店的彩电砸坏,饭店向李某多次索赔无果。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饭店应向法院直接起诉县公安局,要求赔偿损失B:饭店应向法院直接起诉李某,要求赔偿损失C:饭店可直接要求县公安局赔偿损失D:饭店可直接向市公安局提起行政复议答案:B12.目前,在我国存在着这样的情况:在同等水平下,北京、上海等城市的学生比江苏、河南等地的考生考上重点大学要容易得多;城市的孩子比农村的孩子在入学率、升学率以及所在学校的硬软件配备方面都要强许多。这是由于国家建设的重点高校在省际间分配严重不均,由于教育资金在城市与农村之间分配严重不均,对于这种高等教育资源分配的“区域差别”,教育资金分配的“城乡差别”已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A:教育应该效率优先,兼顾公平B:中国的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