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四章语言的性质第一节语言的社会性2、语言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上古:以《国语》一书为例:农作物:菜、粢、稂、莠、菽、蔬、黍、粢、谷、稷与植物有关的器官:种、苗、叶、枝、蘖农具词汇:鉏、夷、斤、斸、耒、耜、耞、芟、镈、耨、刈关于农业生产活动场所的词:仓库、仓廪、田、田野、沟、仓、渠、场、廪、畴、陆、阜、陵、墐、井、沟渎与农业有关的动作行为的词来:坺、舂、耕、垦、耦、耰、种3、语言随着社会的消亡而消亡。(二)社会也离不开语言三、语言为社会约定俗成。2、另外,在共时的语言运用中当语言要素进入特定的语境中的时候它一般或多或少地发生一些变异,语言学上称之为语言变体,当语言变体被广泛接受和使用,那么它也是被大家约定俗成了。从以上材料我们思考,“蝴蝶效应”的确来自于个人的创造,许多其他语言成分往往都是从个人运用具体语言开始的。那么我们该如何认识这种现象呢?四、语言要受社会制约。儿童在习得语言的时候,往往都要经历一个过程:1、独词句(由具体到概括);2、两个词的组合(抽象和分析);3、造句(逐渐掌握词与事物的联系,词与词的组合规则)。材料三: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现象:一些在中国长大的美国儿童会说流利的汉语,而英语反而不如汉语说得好;而一些在美国长大的中国儿童会说流利的英语,而汉语却说得磕磕绊绊,不太利索。五、语言交际是集体性的社会活动。再看一个材料:(背景:20年代一个来华的德国牧师要给在他们家当女佣的我的祖母照片)那时,祖母对照相机这东西非常恐惧,说是能把小孩的灵魂摄去,因此千方百计谢绝了,这让德国人莫名其妙,同时感到非常遗憾。(《齐鲁晚报》2001.5.7)需要注意:自言自语现象。它是在个人范围内进行的,但是它并不能否认语言交际的社会性。因为:第二节语言的全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