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7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7页县经济税源建设思考近年来,随着XX县区经济的发展,税收作为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年均增长幅度虽接近20%,但是与其他县市发展水平相比仍处于较低水平。因此,必须以全局的眼光审视县域经济发展的制约矛盾,从战略的高度加快经济税源增长点的培育,以谋求税收收入的高速增长。一、县域经济宏观运行中优势与劣势、潜力与不足为了准确把握XX县区经济运行的态势,笔者先后对几年来全县经济诸多指标进行了比较分析,主要表现在:(一)发展动力和投资环境的不足,使区位优势在经济增长中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县最大的优势是交通优势和地缘优势。毗邻省会,交通发达,这样的优势兴起了巨资投入的蟠龙湖、闻名全国的交通运输业。但由于经营、市场等多重因素,蟠龙湖旅游一直波澜不兴,运输业也几经反复。交通发达是优势,但减少了物流的中转,再加上市场建设的不足,使元氏没有形成大的商品集散地。(二)区域经济竞争力的不足,使经济总量XX县区级财政的稳定增长缺少依托。首先,从环境竞争力来看,市场发育的初期化和经济环境的不尽人意,使我县缺乏诸如正定板材市场所具有的内在发展动力。表现在宏观上,则是元氏经济的辐射圈狭窄,在大市场中缺乏吸引力。其次,从科技竞争力来看,技术创新能力只集中于化工总厂、热电厂等少数企业。(三)县域经济“长腿”、“短腿”的并存,使优势行业的进一步扩张受到限制。县办工业作为骨干、支柱行业,在经济增长中一枝独秀。而民营经济(乡镇企业)作为县域经济的主体,一直处于迟滞发展状态,形成“短腿”。近年县办工业上缴税收的年均增长率达到21.1%,而私营经济的税收增长率仅为12%。私营经济的长期迟滞发展使财政收入越来越倚重于县办工业的发展,使优势企业难以得到“休养生息”的时机,长远发展必然会受到影响。以上问题仅仅是宏观经济的浅析,缺乏应有的系统性,而大量的问题还存在于行业、产业和企业发展之中。二、县域经济分板块存在的问题分析(一)县办工业1.骨干企业能否实现由滚动发展向超常发展的跨越,成为全县经济的重要增长极河北诚信有限公司、石家庄永清实业有限公司是我县工业领域里的“大哥大”,也是我县经济大厦的两个顶梁柱。近几年来,两家骨干企业大力实施内涵式滚动发展战略,通过增上项目,企业实现快速发展。由于其产品的扩规是建立在不断进取的科技创新之上,也就有了旺盛的生命力。近两年,两家企业完成税收8500万元,占全县财政收入的36%,对财政的支撑作用日益显著。新上项目的后劲很足,今年投建的苯乙睛二期扩建等项目竣工后,明年这两个企业新增利税将达到1000万元。同时,我们应该看到,在企业发展中,他们依赖外来和内在的科技力量,降低成本,推进规模扩张,使单个产品的市场占有率都达到了国内领先。如诚信公司主导产品液氰占据了国内市场的1/3,深加工产品丙二酸二乙酯国内市场的占有率为80%,但是其环保问题也非常严重。其产品结构的调整方向就是围绕环保大力延伸以氰化钠为产业链的精细化工系列。随着下游产品的开发,产品的市场独特性优势越来越少,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对科技创新的要求越来越高,而从其自身的管理水平来看,由于其脱胎于县办小企业,其人才、资本、企业文化的积累程度还很低,而这些因素正是制约其由滚动发展向跳跃式跨越的关键问题。2.困难企业能否亮点频现,形成项目建设新的活跃点培育“小巨人”群体是发展我县经济“长腿”的关键举措,在近几年的项目带动战略实施中,诚信、永清实业形成了“小巨人”集团的第一梯队,而作为效益增长第二梯队的化肥厂、纺织厂、以及其它几个规模较大企业,由于产品结构不合理、企业历史包袱沉重以及管理体制等原因,出现经营困难、效益严重滑坡现象,企业面临严峻的生存危险。这些中型企业的扩张型生产,虽然在一定时期、一定程度上适应了市场需求,但目前来看短期内难以产生较好的效益。3.微困企业能否完善自我造血功能,步入良性发展的轨道去年,在我县入统的25家县属工业企业中,实现利税50万元以上的企业只有化工总厂、永清实业、槐阳碳素、联兴公司4家。其余21家企业上交税金仅占整个县办工业的15%。大多数企业产品几十年一贯制,开拓市场的能力无从谈起,因此在全县经济增长作用不大。但其厂房厂地大多完好,在企业占地日趋紧张的今天,这也是一笔不小的财富。如何激活这些微、困、亏企业,是加快我县工业发展的一个难点问题。(二)乡镇企业与个体私营经济多年来,我们对全县乡镇企业的评价是。七个支柱行业,八个专业村,经济走廊和小区建设得到较快发展。但是这仅仅是是量的统计,规模很小,难成优势。如建材行业,有厂家40多个,大多数是砖窑、灰窑。有的行业虽有规模,但风光不再。造纸行业,也仅有金鹏纸业一个厂家和南佐几个纸包装加工户,点多势弱,名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