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9
2/9
3/9
4/9
5/9
6/9
7/9
8/9
9/9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9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9页县司法局全年工作要点20**年,全县司法行政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全国、省、市、县政法工作会议精神、省、市司法局长会议XX县区委县政府部署要求,以深入开展“为**平安打长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法治进社区”试点活动为载体,以夯实基础、培育典型、树立形象、服务发展为重点,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为核心价值追求,推进司法行政工作新发展,为建设“五个**”做出新贡献。一、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提升基层工作实效(一)人民调解工作1、加强队伍建设。拟分期举办全县人民调解员培训班,并实行考核制度,力争年内人民调解员培训率达100%,考试合格率达90%以上。2、开展标准化调委会创建活动与县级“百佳人民调解能手”评选活动。3、健全完善“三调联动”衔接配合机制。继续抓好**综治35号文件的贯彻落实,加强与人民法院、公安、检察院的沟通,扩大驻庭调解室、驻所调解室覆盖率,深化完善诉调、公调衔接机制建设。4、调解组织建设有突破。在医患、道路交通调委会的基础上扩建物业等专业调委会,不断扩大人民调解工作覆盖面,同时,培育个人调解工作室,打造亮点,延伸阵地。5、协作政法委,建设“社会管理创新孵化园”。(二)安置帮教工作1.发挥特殊人员专项工作小组作用,召开联席会议。加强与监狱、劳教所、公安看守所的衔接,建立健全回归人员报到登记、建档立卡等各项制度,规范回归人员信息数据库,加强工作档案管理,做到情况明、底数清。认真落实“危安类”罪犯和“三类”劳教人员在刑释解教时必接必送和重点帮教对象的接送措施。2.强化日常教育帮扶和管控。加强对刑释解教人员的思想政治、法制教育。组织专项法制宣传讲座及心理疏导服务,提高刑释解教人员的法治意识,帮助他们重新认识自己。3.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做好安置帮教工作。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密切配合,落实帮教措施和责任,明确重点帮教对象,加强就业指导服务,及时帮助回归社会的刑释解教人员办理就业或失业登记。4.与县委组织部联系,就刑满释放人员异地务工管理与流动党支部建立帮扶基地。(三)社区矫正工作1、夯实工作基础,完善保障机制。一是争取加大社区矫正经费保障力度。积极争取县、镇政府支持,将社区矫正工作指导管理经费、社区矫正工作经费和社区矫正装备经费等纳入同级财政预算予以保障。二是加强业务培训。加大对社区矫正工作人员、专职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的培训力度,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等多种形式开展培训,积极组织人员参加省、市举办的各类培训班,不断提高社区矫正管理和执法水平。三是加强社区矫正信息化应用。加强信息化应用督促和检查,及时完成社区矫正综合管理系统中社区矫正人员的信息录入、日常管理、信息采集。严格执行定位手机使用规定,定位手机配备数不低于矫正人员总数的15%,手机正常定位状态率不低于90%。2、抓好日常管理,确保监管安全。一是规范社区矫正衔接。进一步加强同法院、检察院和公安机关的沟通,做好社区矫正衔接工作。做好社区矫正社会影响评估。做好社区矫正人员的接收登记、执行档案建立、工作台账及档案管理工作。在社区(村居)探索建立社区矫正工作站,督促司法所落实各项监管教育措施,确保无社区矫正人员脱管、漏管。二是严格坚持“七个一”的教育管理模式。扎实做好社区矫正日常管理工作,建立定期安全隐患排查工作机制,强化监管安全意识,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考核。坚持奖惩与教育,综合考核与动态评价相结合的原则,规范奖惩工作,调动社区矫正人员改造的积极性,强化教育管理效果。依托双向联系,开展社区矫正人员警示教育和心理辅导。确保我县社区矫正人员没有因脱管漏管导致重新犯罪;无社区矫正人员非正常上访或组织、参与群体性事件;无社区矫正人员重新犯罪造成重大社会影响。三是加强社区矫正人员帮困扶助工作。大力开展走访活动,了解社区矫正人员生活和工作情况。充分发挥职业培训基地作用,为矫正人员提供免费技能培训和就业指导。3、加强协作力度,做到齐抓共管。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建立配合协作、情况通报、信息交流等长效工作机制,加强对社区矫正人员的监督管理。(四)基层两所建设1.开展好XX市模范优秀司法所争创工作。2.落实**司34号文件,加强对法律服务所的指导与监督;落实基层法律服务诚信建设实施方案确立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加强对机构及人员的执业监管和培训。进一步规范收案收费、文书档案、内部管理,统一规范执业文书和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执业行为。3.做好日常巡查,加大工作指导力度。二、推进“六五”普法,提升依法治理1、围绕县委、政府20**年工作中心,开展“普法宣传社会效果”工作调研,服务“县干送法进村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