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实验三混凝土用砂石试验试验日期指导教师试验目的(二)试验记录1.砂的表观密度测定〔李氏瓶法〕试验编号试验质量m(g)装试样前瓶中水的体积Vo(ml)装试样后瓶中水和试样的体积V1(ml)表观密度P’g/cm3〕〔0.01〕单个平均值1502502.砂的堆积密度测定试验编号筒质量m1(g)筒+砂)质量m2(g)试验质量m(g)筒体积V(L)堆积密度P0’(kg/m3)单个平均值123.碎石的表观密度测定〔广瓶法〕试验编号试验质量m0(g)〔试样+水+瓶〕质量m1(g)〔水+瓶〕质量m2(g)表观密度P〔g/cm3〕单个平均值124.砂筛分试验试验质量m(g)公称尺寸〔mm〕分计筛余量m〔g〕分计筛余率c〔%〕累计筛余率&〔%〕55.02.51.250.630.3150.16筛底误差〔三〕试验结果分析计算砂子的空隙率P0’一堆积密度;P—表观密度.砂空隙率为:〔准确至1%〕2.计算砂的细度模数,评定粗细程度f一砂的细度模数;、、、、12340.315mm、0.16mm筛上的累积筛余。砂细度模数为:、一分别为公称直径5.mm、2.5mm、1.25mm、0.63mm、56砂的粗细程度评定为:砂的颗粒级配为区。依据标准:JGJ52—2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课程名称:"建筑材料实验"第周,第讲次授课题目本讲目的要求及重点难点:混凝土用砂石试验【目的要求】通过本讲课程的学习,掌握混凝土用砂石视密度、堆积密度、筛分析试验方法。【重点】测定砂的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并计算空隙率。【难点]计算砂的细度模数,确定砂子级配的好坏和粗细程度。内容砂石密度试验砂的视密度试验〔李氏瓶法〕〔一〕实验原理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含开孔隙的表观密度称为视密度,以排水法测定其体积。〔二〕主要仪器:李氏瓶〔250mL〕,天平精度1g)等。〔三〕试验步骤向李氏瓶中注入冷开水至一定刻度处,擦干瓶颈内部附着水,记录水的体积〔V0〕。取烘干试样50g〔m0〕,*5参加盛水的李氏瓶中。试样全部倒入瓶后,用瓶内的水将粘附在瓶颈和瓶壁的试样洗如水中,摇转李氏瓶以排除气泡,静置约24h后,记录瓶中水面升高后的体积〔V1〕。(四)视密度的计算m010vi式中一表观密度〔kg/m3〕;准确至10kg/m3m0—烘干后砂的质量〔g〕;V1—倒入试样后水和试样的体积〔ml〕。V0—水的原有体积〔ml〕。—水温对砂的表观密度影响的修正系数。t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之差大于20kg/m3时,应重新取样试验。裹&.2危本同永温对的的会观密度爬响的修正票敷水U(V)Ifi比19io0|0.2o.m0.40,5Z1242$—^50.7o.心砂的堆积密度试验(一)试验目的和意义:粉状或颗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测定砂的堆积密度并计算空隙率,借以评定砂的质量。砂的堆积密度也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必需的重要数据之一。在运输中,可以根据砂的堆积密度换算砂的运输质量和体积。(二)主要仪器:容量筒、台秤(三)试验步骤:用浅盘取砂样约3L,在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量,取出冷却至室温后,筛除大于5mm的颗粒。分成大致相等的两份备用。称容量筒质量mi,用漏斗或料勺将试样**装入容量筒内,漏斗或料勺距离筒约为5cm,装满并使筒上部试样呈锥形,然后用钢尺将筒上部多余的试样,沿筒中心、线向两个相反方向刮平后称质量(m》准确至1g。〔四〕堆积密度的计算堆积密度按下式计算准确至10kg/m3):p/°=(m2-m1)/V式中m1容量筒的质量(kg)m2容量筒和砂的总质量〔kg〕;V——容量筒容积(m3)。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空隙率P’按下式计算(准确至1%)P/=(1-p/o/p/).1%式中p/0——砂的堆积密度;p——砂的视密度。以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准确至1%)。石子的视密度试验〔广瓶法〕〔一〕试验目的和意义石子的视密度,是指不包括颗粒之间的空隙在内,但却包括颗粒内部孔隙在内的单位体积的质量。石子的视密度与石子的矿物成分有关。测定石子的视密度,可以鉴别石子的质量,同时也是计算空隙率和进展混凝土配合比设计的必要数据之一。此方法可用于最大粒径不大于37.5mm的碎石或卵石。〔二〕试验仪器天平。称量5kg,感量1g。广瓶。10mL。磨并带玻璃片。〔三〕试验步骤:将试样筛去5mm以下的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