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三节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命题人话命题特点】形象,又称艺术形象,是指诗人根据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加以艺术概括所塑造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艺术感染力的具体生动的人、物和自然景象。高考对古代诗歌形象的考查涉及人物形象、事物形象、景物形象、意境四个方面。【状元与你共享技巧】1.人物形象要关注诗人经历,时代背景,要记得分析人物言行和所处的环境。2.景物、事物等意象要学会抓物与态的“契合点”,即事物的内在品质、品格。3.意境分析要学会立足原诗,再适度联想、想象。类型一人物形象人物形象,在古代诗歌中多为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也有的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典例剖析】【例1】(2017·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世纪金榜导学号01450067送子由使契丹苏轼云海相望寄此身,那因远适更沾巾。不辞驿骑凌风雪,要使天骄识凤麟。沙漠回看清禁月①,湖山应梦武林春②。单于若问君家世,莫道中朝第一人③。【注】①清禁:皇宫。苏辙时任翰林学士,常出入宫禁。②武林:杭州的别称。苏轼时知杭州。③唐代李揆被皇帝誉为“门地、人物、文学皆当世第一”。后来入吐蕃会盟,酋长问他:“闻唐有第一人李揆,公是否?”李揆怕被扣留,骗他说:“彼李揆,安肯来邪?”【提纲挈领理清文脉】本诗首联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性格?请加以分析。(6分)【思维导图】(1)读题目、作者、注释可知:这首诗是一首送别诗。诗人身在杭州,而苏辙远在京城,本就相隔遥远,苏辙再出使北方的契丹,会相隔更远。但是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2)知人论世,根据以前对苏轼的了解,可知苏轼的性格是乐观、旷达、豪迈的。(3)细读全诗,首联下句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也不会因远别而悲伤落泪,也不会作儿女之态。这就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4)结合诗歌主旨分析,此诗告诫弟弟,出使契丹,应以国家利益为重,须小心谨慎,绝不可追求盛名。联系到这一点,可知苏氏兄弟情谊深重,苏轼达观,以国家利益为重。请你组织答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首联表现了苏轼乐观、旷达、洒脱的性格特点;化用了王勃“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之句,兄弟二人宦游四海,天各一方已是常事,此次为国家出使契丹,也不会因远别而作儿女之态,悲伤落泪。【备选例题】【例】(2018·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联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2)题。秋雨夜眠①白居易凉冷三秋夜,安闲一老翁。卧迟灯灭后,睡美雨声中。灰宿温甁②火,香添暖被笼。晓晴寒未起,霜叶满阶红。【注】①这首诗大约是832年(大和六年)秋白居易任河南尹时所作。这时诗人已六十多岁,体衰多病,官务清闲,亲密的诗友元稹也已经谢世。②瓶:烤火用的烘瓶。【提纲挈领理清文脉】(1)下面对诗歌的分析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A.诗歌首句诗人用气候环境给予人的“凉冷”感觉来形容深秋之夜,未见风雨,就已觉寒意袭人,这就给整首诗先抹上了深秋的基调。B.颔联的“卧迟”体现了老年人的特性,瞌睡少,宁可闲坐养神而不喜早睡,免得夜间睡不着;颈联老翁三秋之夜就要烤火说明他怕冷、体衰。C.尾联与首句遥相呼应,风雨过后,深秋的气候更加寒冷,一个“寒”字交代了老翁“未起”的原因,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D.诗歌对人物的描写极具层次,从老翁在秋雨之夜就寝写到老翁睡醒,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写得生动逼真,亲切感人,富有生活气息。E.诗中虽然没有正面写仕途、境遇,但景与人关合,尤其“霜叶满阶红”一句表现了大自然的冷酷,从树木想到人,从自然想到社会,令诗人深有感触。【思维导图】本题部分选项考查鉴赏诗歌人物形象的能力。【选项A】信息在诗歌的首句,凉冷夜既是写实,也是作者心境的再现。正确。【选项B】颔联“卧迟”的理解结合注释①可以推断选项表述正确。三秋夜便用烘瓶取暖,可见老翁体衰畏冷。正确。【选项C】信息在诗歌的尾联与首句,分析结构、语言、人物性格特点,可推断选项分析错误。“只是反映出了老年人年纪大怕冷的特性”错,“寒”也写出了作者对冷酷现实的失望,反映了诗人暮年政治上心灰意懒和生活上孤寂闲散的状况。【选项D】信息在全诗。分析诗歌描写人物的方法技巧,可推断选项分析错误。“又写到醒后起床赏景的情况”错,“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