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PAGE\*Arabic\*MERGEFORMAT21页共NUMPAGES\*MERGEFORMAT21页唤醒沉睡农业资源苏州工商第一篇:唤醒沉睡农业资源苏州工商唤醒沉睡农业资源苏州工商“富农战略”点石成金3张“农民执照”开创全国先河沉睡资源变身赚钱资本在吴中区西山衙甪里碧螺春茶叶股份合作社,挂着一张营业执照,看似普通的这张营业执照实则大有来头。颁发于2005年3月12日的这张营业执照是全国第一张具有企业法人资格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执照。当合作社牵头人马国良从工商部门接过这张营业执照时,双方都没有料到,旨在提高农民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的这一大突破,竟在农业领域开创了一个里程碑:它把原本处在沉睡中的农业资源逐渐唤醒,继而变身成了农民创业的资本。更让人们没有料到的是,自这张执照后,工商部门又接连在2006年和2008年相继颁发了另两张同样在全国开创先河的营业执照:全国首张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吴中区横泾街道上林村土地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全国首张农民专业合作联社——苏州洞庭东山碧螺春茶叶专业合作联社营业执照。吴中工商局相关人员告诉记者,颁发农民土地股份合作社营业执照时,因当时国家还没有相关样本,只能借用“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样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人营业执照直到一年以后才有样本。三张开创全国先河的“农民执照”,意义非同一般。苏州工商局局长戴亚东说,发展农村经济关键在于激活农业资源,前提是要赋予农民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苏州工商局颁发的这三张执照,就是赋予了苏州的农民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权利。苏州探索性地把农民承包的土地等作为入股资本,盘活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资源,帮助农民获得土地等资源的财产性收入。其创新之处就在于在不突破现行法人分类的前提下,缓解了农民创业资本缺失与农业资源闲置之间的矛盾。很快,新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便成为了苏州继乡镇企业、外向型经济之后又一股迅速崛起的经济力量。这一股经济力量绝对不容忽视,这是一份绿色的希望。马国良说,之前大家炒茶卖茶都是各干各的,规模小、实力弱,既卖不出好价钱,又影响了碧螺春的形象。但自从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后,茶叶生产形成了规模,质量有了保障,还得到了区政府的政策资金扶持。合作社成立到现在,销售额每年增加90%,茶农每年多收入1000多元。据统计,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达2512家,经工商部门登记有582家,入股农民超过80万户,占农户总数的80%,人均合作经济收入每年都保持40%以上的增长,是农民收入中增幅最大的项目。每斤青叶从80元卖到200元一件商标就是一把致富的金钥匙地理标志,这是一个新的名称。所谓地理标志,是指产自特定地域,所具有的质量、声誉或其他特性本质上取决于该产地的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的产品。地理标志是以地理名称进行命名的,注册成为地理标志不仅是对当地名优土特产的一种保护,更是对地产农产品附加值的提升。目前苏州拥有2件地理标志农产品,洞庭山碧螺春茶叶、昆山巴城阳澄湖大闸蟹。使用地理标志后,500克青叶从80元左右涨到200元左右,碧螺春新茶卖到3000元,茶农收益是原来的2.5倍。昆山巴城阳澄湖大闸蟹成为地理标志后,不仅蟹农每斤螃蟹能多收入20多元,而且带动形成了500多家专营螃蟹餐饮的酒店,兴旺了当地旅游业,更加速了以昆山巴城为核心的阳澄湖大闸蟹商圈的形成。戴亚东说,苏州农产品资源丰富,但是好的农产品却卖不出好的价格,这是长期以来制约农产品走向大市场的瓶颈。为此,苏州工商局紧紧依托商标职能,坚持“引导、培育、规范、保护”并举的方针,大力开展“一村一标”商标赋权增值行动,推出了农产品商标数据库管理、商标字号一体化战略、“三书五联动”等一系列创牌护牌措施,帮助农民利用小商标闯出大市场,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和农业综合竞争力的提升。截至2008年底,全市共有农产品注册商标3582件,比5年前整整翻了三番多,在这些农产品中共有驰名商标1件,省著名商标24件、占全省的12.1%,另有XX市知名商标54件。政府的奖励推动是助推农产品创标创牌的有力抓手,2003年10月开始,XX市政府实施“品牌兴市战略”,设立专项资金,对获得驰名、著名商标的企业分别奖励100万元和20万元,各地政府一次性补助每件农产品商标1000元左右。一个商标能够拉动一个产业。按照“公司+农户+优势品牌”的模式,工商部门积极引导品牌农产品向产业链下游延伸,支持其与老字号企业联手,拉长产业链,降低流通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洞庭山”茶叶与“三万昌”茶店联手后,茶叶销售额每年递增800万元、增幅16%,“三万昌”也从中受益,近三年来在沪宁线共开设直营和加盟店100多个。小商标真正闯出了大市场。从“单打独斗”到“抱团搏击”农村经纪人致富一方老百姓苏州太仓城厢镇电站村的农妇朱云娥是村里出了名的精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