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会计学围绕“数学主题”,寻找相应的“文化切入点”,通过探讨数学与文学、艺术、宗教等人文科学,以及其他自然科学分支的内在联系,注重阐明数学的理性精神和文化魅力;在帮助学生了解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通过探索数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shèhuì)发展的作用,阐明数学是人类文明的主要组成部分和不可缺少的重要文化力量。具体做法是:确立15个左右的“数学主题”,对每个主题或突出其在数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或突出其在思想方法或创新思维的启发示例;每个主题的“文化切入点”则注重揭示数学的文化功能和思想价值(jiàzhí),展示数学对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意义。为了启发思想,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知识的能力,本课程拟就“东西方数学文化的特点与比较”、“数学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数学与文学”、“数学与美学”、“数学与音乐”、“数学大师创新思维特点”“数学与当代社会”等专题组织学生展开讨论,归纳分析、共同总结(zǒngjié),鼓励学生走上讲台进行个人展示。三课堂教学拓展(tuòzhǎn)与深化推荐学生阅读《古今数学思想》、《西方文化中的数学》、《微积分概念史》、《数学精英》、《费马大定理》、《数学恩仇录》、《后现代思想的数学根源(gēnyuán)》等数学与文化的名篇佳作,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提升学生的数学品位。导论数学与文化—理性、精神和信念单元1从前有个数:记数法则与数系扩张数学主题: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的记数法;数系扩张文化切入点:古代文明记数法的文化差异与共性单元2数学的理性:希腊的哲学与数学数学主题:柏拉图的数学观;欧几里得与《原本》文化切入点:数学中的柏拉图主义;用“几何精神架构社会契约(qìyuē)单元3中国古代数学的东方特色数学主题:《九章算术》;刘徽的数学思想文化切入点:中国传统数学的社会性单元4数学在欧洲的复兴数学主题:中世纪的数学;数学与文艺复兴文化切入点:“三文、四艺”;奥马尔.海亚姆与《鲁拜集》;绘画与透视学;数学在科学革命中的作用单元5新数学、新世界、新观念(guānniàn)数学主题:微积分的创立;牛顿与《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文化切入点:机械论自然观;牛顿学说及其对哲学、宗教和文学的影响单元6分析算术化数学主题:极限、函数、导数、积分概念的严密化;实数理论的完善文化切入点:贝克莱论战;数学与人的本性单元7非欧几何:奇妙的新世界数学主题:第五公设;非欧几何;几何基础文化切入点:物理空间与数学空间;相对论的数学基础单元8青春的律动:阿贝尔与伽罗瓦数学主题:五次以上方程的可解性;群论文化切入点:数学天才与社会环境,数学创新思维的个案分析(fēnxī)单元9探索无穷数学主题:“实无穷”与“潜无穷”;康托“超限数”理论文化切入点:东西方无穷观念的比较;无穷的文化史单元10上帝是否(shìfǒu)在掷骰子?数学主题:从赌徒问题到概率论,随机过程文化切入点:数学与大自然的运作单元11让数字说话-社会学研究中的统计方法数学主题:数理统计简要历史文化切入点:用统计的观点看世界单元12美丽的数学心灵数学主题:纳什与博弈论文化切入点:“纳什博弈”与社会生活单元13维尔斯VS陈景润主题:费马大定理;哥德巴赫猜想文化切入点:徐迟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单元14数学的真理性数学主题:悖论与数学危机;哥德尔不完备定理文化切入点:“否定比肯定更具普遍性”单元15数学与后现代思想数学主题:数学基础的三大(sāndà)流派及其争论文化切入点:结构主义、功能主义和解构主义的数学语境分析课程(kèchéng)特点几个(jǐꞬè)案例“数”说文化(wénhuà)Damibasiamille数字的生命(shēngmìng)-摘自电影《YES》男:你说得对,现在我要说3。你和……他,现在是我。女:天啊!还是让我们藏在数字4里吧。一间四面有墙的房子,把外面的喧嚣关在门外……男:我们扯的太远了。我忘记了比1还要早的事情。关于空虚、巨大和无边的虚无状态。这是我们唯一需要的数字。零是陛下,它无声无息的主导我们的生活。女:说的好。但我觉得太神秘了。人们发明了零。因此,我们可以数数,可以计算(jìsuàn)难以想象的巨大而棘手的数字,然后增加到10的力量。我们开始计算(jìsuàn)空间和时间。……第二(dìèr)讲数学的理性:希腊的哲学与数学数学主题:柏拉图的数学观欧几里得与《原本》文化切入点:柏拉图主义用“几何精神”架构社会契约“几何”精神与社会(shèhuì)“契约”马尔萨斯(ThomasMalthus):《人口论》(AnEssayonthePrincipleofPopulation,1798)开篇先立两条公设(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