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1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文化经济学第四章文化需求、供给与均衡学习目标第一节文化需求第二节文化供给第三节文化供求的均衡与调节本章小结思考题案例导入:看两段视频,分析第一节文化需求一、需求与文化需求1、西方经济学中需求的含义影响需求的因素:商品的自身价格消费者收入水平相关商品的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预期其他因素价格(美元/公斤)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区分:需求量的变动和需求的变动需求量的变动与需求的变动需求规律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文化需求二、文化需求的产生、类型与层次1、文化需求的产生2、文化需求的类型(1)非商品性文化需求(2)商品性文化需求娱乐性文化需求发展性文化需求(3)表达的需求3、文化需求的层次三、文化需求规律与弹性1.文化需求规律文化需求函数:D=f(p)2.文化需求弹性(1)弹性的一般含义e=公式为:例题:问题:文化产品总体价格弹性如何?为什么?比较不同文化产品的价格弹性(3)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表示商品需求量的变化率对于商品价格的变化率的反应程度.这意味着,当一种商品的价格P发生变化时,这种商品需求量Q的变化情况,进而提供这种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PQ的变化情况,将必然取决于该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大小。所以,在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提供该商品的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关系:若将ed=∞和ed=0的两种特殊情况考虑在内,商品的需求的价格弹性和厂商的销售收入之间的综合关系如下表:(4)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同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值。若两种商品之间存在着互补关系,则一种商品的价格与它的互补品的需求量之间成反方向的变动,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负值。若两种商品之间不存在相关关系,则意味着其中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都不会对另一种商品的价格变动作出反应,相应的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零。(5)需求的收入弹性三、影响文化需求的其他因素广东省城镇居民消费变化状况(单位:元,%)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城镇居民人均文化消费支出比重状况北京、上海、重庆、浙江、山东、陕西、山西、广东各地城镇居民文化消费变化状况之比较(单位:元,%)朝阳区群众文化需求的调研报告不同娱乐方式,不同年龄段所占比例文化程度与文化需求的关系工资收入与文化消费的关系第二节文化供给一、文化供给及其类型影响供给的因素价格(美元/公斤)2、文化供给文化供给的类型文化供给的形式二、文化供给规律价格(美元/公斤)区分:供给量的变动和供给的变动区分2:供给量变动与供给变动四、供给的价格弹性1、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供给的价格弹性的五种类型,如图:三、影响文化供给的其他因素(1)文化商品的生产能力(2)文化产品的生产周期不同文化产品的生产周期(3)文化经济政策一、文化供求的矛盾运动文化供求曲线文化供求均衡实现过程二、文化供求矛盾的主要体现图书:70%库存率报纸:供过于求电影生产电影院电视剧:供大于求大型实景演出动漫产业“五多四少”:一方面,文化生产存在大量无效供给另一方面,有效需求严重不足三、文化供求矛盾的调节案例分析1:国内电视剧的供与求国产电视剧:产能过剩天价片酬吹大市场泡沫八千集新剧去哪儿了中国是全球第一电视剧生产国,连续三年产量突破一万五千集,同时也是全球第一电视剧播出大国,连续三年首播新剧每年在八千到九千集间。但这样的繁荣同时给行业带来了严重泡沫化,一半新剧拍完直接“进库房”,无法与观众见面。王鹏举证实,前年发放了17000多集发行许可证,去年全国电视台首播了不到9000集,这说明前年领取许可证的戏在去年有8000集制作完没能播出。8000集压箱底的戏去哪儿了?一位电视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多半砸在制作公司手里。“这两年热钱投到电视剧里,但投资方不懂拍戏的太多,大量项目盲目上马。有些导演过去就是剧组里的剧务、灯光,或者普通演员,很多剧根本不成熟就上马,剧本和制作团队都不行。有的剧拍了20集,可这个数量电视台是不播的。也有的剧是大导演、大编剧、大演员、大制作,可不符合市场口味,剧情掺水还不压缩,根本就发不出去。”一位电视台人士表示,现在电视剧制播之间的利益制衡和较量越来越火热化,好剧一剧难求,如果制片方手里有好剧,电视台没有话语权,让你买就不错了。而大量中等水平作品面临发行难、播出难。“这个难度没有经历过都想象不出来,让人望而生畏。”据了解,在电视剧产量大增的情况下,各电视台播出量并没有大增,广告费也没有增加。而目前电视剧的投入产出比已非常不符合市场规律,某种程度上,电视剧风险是电视台和制作公司一起承担。电视台买剧负责人的压力也很大:买剧之前要在编委会、党委会“过堂”,预估收视,一旦播出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