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教材分析选择性必修教材图像史料教学策略◎魏甜甜广东省东莞市东华松山湖高级中学图像史料直观生动、意蕴丰富,具备重要育人据俄学者叶夫根尼•阿尼西莫夫(Евгений功能。《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Анисимов)研究,这幅插图名为《1825年12年修订)》提出,“要选择有代表性的图像史料进月14日彼得堡元老院广场上的起义(Восстание行研读”,并且引导学生“认识图像史料的价值。”[1]наСенатскойплощадивПетербурге14декабря而较有代表性、教师又易于接触并加以利用的图像1825)》,19世纪30年代,俄国水彩画家卡尔•史料,就是教材提供的图像史料。[2]鉴于当前教材伊凡诺维奇•卡里曼(КарлИванович)受Кальман图像史料研究成果重点关注《中外历史纲要》,[3]本肯多夫将军(ГенералБенгендофр)所托完成画作,对专题性更强的选择性必修教材少有提及,本文以当时可能另有名称。由于本肯多夫曾参与镇压十二选必教材为例,提出教师可运用图像探源、图像对月党人起义,加之30年代多有歌颂镇压者的作品,比、图像拓展三种方法,在图像史料教学中培育学这幅作品极有可能同样用于表彰骑士团镇压十二月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党人起义的“英勇表现”。[4]一、图像探源:辨析来源丰富历史解释由此可见,画面核心人物——骑马的军官实则代表沙皇势力,而非十二月党人。作者并非意在刻统编高中历史教材提供的大量图像史料中,相画“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情景”,而是“十二月党人被当一部分是与历史事件相关的绘画作品。绘画作品镇压的情景”。一些别具匠心的人物安排也表露了他具有审美价值和史料价值,也暗含了教材的重要观的政治倾向。图片四周有很多衣着普通的市民,有的点。解读绘画作品,是发展学生历史解释能力的有人爬到了房顶上,有的人正在指指点点,有的人悠闲效途径。坐在地上。其中有两个有趣的细节:画面右侧,有两选择性必修三第12课《近代战争与西方文化个人爬到了树上,还有一对夫妇正带着小孩围观。可的扩张》提供了一幅插图——《十二月党人起义的见大部分群众对革命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卡里曼表达情景》(图1),读图时,学生往往将画面左侧高了他的看法——起义并没有获得民众的支持。大英勇的军官误认为十二月党人,就此图引领学生读懂了这一层,就能更好地理解教材“学思之辨析来源、理解作者创作意图,是发展历史解释素窗”引述的列宁的评价——“这些革命者的圈子是养的良好契机。狭小的。他们同人民的距离非常远,但是,他们的事业没有落空”。十二月党人的追求面临“三种不理解”:统治者的不理解、群众的不理解以及画家的不理解。如此,更凸显他们的革新理念之超前、意念之急迫、追求之无私、结局之悲凉。二、图像对比:比较阅读感悟时空魅力图1十二月党人起义的情景创作者不仅对于画面的核心人物有刻意的安2024年第04期39教材分析排,对画面的人物关系的建构,也经过了深思熟虑。图像对比既凸显了不同文化风貌的魅力,又将选择性必修三第4课《欧洲文化的形成》有一幅名学生已学知识加以联系融通。通过老师站立位置不为《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插图,古罗马同这个不起眼的细节,学生领会了东西方古典文明时期的作画者将希腊“三贤”之一柏拉图安排在了的不同特质,又认识了古罗马人对希腊文明的继承画面左下角并不起眼的位置,居于画面中心的反倒关系,从小细节中体察大历史。是若有所思的学生群像。在画者笔下,柏拉图站在细心研读教材,可以发现更多与本案例相似的角落平静论道,学生的目光紧紧追随着他,可见在中西图像史料。如选择性必修二第1课提供的《东古罗马人想象中,古希腊人非常看重哲学思辨生活、汉牛耕图画像石》和《古希腊陶瓶》两幅图像,展热爱智慧,欣赏之情溢于言表。通过这放松的、沉思现了两地独具特色的生产活动及组织形式。第14的瞬间,画面前的我们似乎也窥见了民主色彩、平等课提供的《明仿宋针灸铜人》和《荷兰画家伦勃朗理念是如何实践的,这不正是欧洲文明的底蕴吗?1632年创作的油画<杜普教授的解剖课>》直观地展现了中西方不同的医学教具,以及背后不同的医学观念。限于篇幅,案例不一一展开。三、图像拓展:借势拓展涵养家国情怀如果说基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对图像史料进行对比阅读,有助于横向扩宽学生的历史视野,那么对同一主题进行图像拓展,则有助于纵向上深化学生图2柏拉图与学生讨论哲学问题的历史认知。为了深化学生对不同文明的理解,我提供了海选择性必修三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昏侯刘贺墓出土孔子衣镜图作为对比。同样是古典跨地域转移》提供了一幅华工聚集在船上的照片(图时代的教育场景,孔子衣镜展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