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陕西省榆阳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考200题内部题库及参考答案(完整版)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商场里出售的散装大米是()。A:限制流通物B:种类物C:孳息D:主物答案:B2.乔某在使用某产品过程中身体受到伤害,将厂家诉至法院要求进行赔偿,其中包括精神损害赔偿。被告方律师辩称,1年前该法院在审理一起类似案件时并没有判予精神损害赔偿,因此本案也不应给予精神赔偿。但法院援引新颁布的司法解释判令被告方给予乔某精神损害赔偿。下述说法正确的是()。A: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演绎推理B:法院判决虽然前后不一致,但在合法性上并无失当C:法院判决前后不一致,这是审判不公的表现D:被告方律师的推理是归纳推理答案:B3.甲已婚,与乙女发生婚外情,并在外同居。甲去世前立下遗嘱,将自己的遗产留给乙,乙因此与甲妻丙诉讼,法院判乙败诉。关于本案,下列有关民法基本原则的表述7错误的是()。A:意思自治原则和公序良俗原则冲突时,公序良俗原则优先B:意思自治原则是有限制的C:意思自治原则并不能支持甲立遗嘱将遗产给乙的行为D:具体法律规则在适用中出现问题时,可以适用一般法律规则答案:A4.某夜,群众举报张家有人在看黄碟,警察敲门人户后,直接进入张某夫妇的卧室,并没收了VCD和黄碟。关于本案,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隐私权B: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名誉权C: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财产权D:警察侵犯了张某夫妇的住宅安全权答案:B5.法定继承人不包括()。A:被继承人的女儿,因抢劫而被判刑B:非婚生子女C:被继承人的儿子,故意杀害被继承人D:对公婆或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儿媳或女婿答案:C6.甲驾驶车辆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由谁承担?()。A:乙B:乙和丙C:甲D:丙答案:A7.公民作品的发表权保护期限为()。A:50年B: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C:作者终生D:100年答案:B8.“中国梦”的内涵,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中国梦”的第一要义是实现:A:综合国力进一步跃升B:中华文明在复兴中进一步演进C:社会和谐进一步提升D: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答案:A9.西方法律格言说:“法律不强人所难。”这说明:A:道德调整的范围也要有法律来规范B:对无法预见的事情,不必承担法律责任C:法律不能调整、规范任何事项D:法律只规定人的义务答案:B10.在一线劳动的工人、服务人员或进城务工人员是我们“人民”中的大多数。大多数劳动者主要是通过社会治安、社会保障和用工单位的工资福利来感受社会制度的优劣。这部分人的利益不能得到保护,自然会产生某些不满情绪,积累越长,反社会的倾向就越强烈。和谐社会应是各方面利益关系不断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要化解不满情绪,避免演变成对抗性矛盾,而造成社会的不稳定。A:劳资关系是当代中国城镇最基本的社会关系B:让劳动者享有尊严C:劳动关系需要转型D:和谐社会要追求社会公正答案:D11.外国独资的企业在中国境内取得中国法人资格的方法是()。A:设立中方全权经营的子公司B:委托具有法人资格的中方公司代理C:具备法人条件的,依法经工商行政部门核准登记D:无法取得,只能建立无法人资格的办事处答案:C12.“过错推定”本质上属于()。A:结果责任原则B:过错责任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原则答案:B13.A县人民政府为建宾馆,向该县B银行贷款500万元,届期未能偿还,B银行以A县人民政府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该案所涉及的法律关系()。A:不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B:应属政府行政行为C: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纵向经济关系D: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法律关系,应由民法调整答案:D14.甲、乙、丙三人在单位顶层露台饮酒,酒醉后一起将空酒瓶往楼下扔,恰好其中一个瓶子砸伤路人丁,但无法查明是谁扔的酒瓶。丁应向谁请求赔偿()。A:只能向乙请求赔偿B:只能向丙请求赔偿C:只能向甲请求赔偿D:有权请求甲、乙、丙承担连带责任答案:D15.甲委托乙购买某型号山地车一辆,乙到商场后发现山地车脱销,担心甲急需使用,遂为之购买普通自行车一辆,甲拒收,乙诉至法院。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乙的行为属于有效行为,因为是为了甲的利益B:甲不得拒绝受领,因为乙有代理权C:甲拒绝受领的行为合法,乙的行为属于越权代理D:甲、乙之间无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