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4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2011年杭州市科技计划项目调研报告计划编号:20110634M24项目名称: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与发展模式调研计划类别:科技情报调研专项委托单位(甲方):杭州市科学技术局承担单位(乙方):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项目执行期:2011年8月至2012年4月23日2012.4.23课题组成员和分工姓名职称专业工作单位在本项目中分工叶峥讲师产业经济杭州职业技术学院项目负责人郑健壮教授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浙江大学城市学院新能源汽车产业研究龙艳讲师汽车营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市场分析周鸿波工程师汽车技术研究中国青年汽车集团研究院新能源汽车技术分析严峻讲师市场营销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企业调研目录TOC\t"标题6,2,标题7,1,标题8,3"1引言PAGEREF_Toc320020246\h11.1项目背景与意义PAGEREF_Toc320020247\h1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PAGEREF_Toc320020248\h11.3项目组织与实施PAGEREF_Toc320020249\h22调研内容PAGEREF_Toc320020250\h32.1新能源汽车产业分析PAGEREF_Toc320020251\h32.1.1新能源汽车概念与类型PAGEREF_Toc320020252\h32.1.2新能源汽车技术PAGEREF_Toc320020253\h62.1.3新能源汽车产业链PAGEREF_Toc320020254\h142.2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现状及发展障碍调研PAGEREF_Toc320020255\h182.2.1汽车厂商和产业链相关者PAGEREF_Toc320020256\h182.2.2消费市场PAGEREF_Toc320020257\h202.2.3产业政策及相关配套PAGEREF_Toc320020258\h252.2.4产业发展障碍PAGEREF_Toc320020259\h292.3新能源汽车发展模式研究PAGEREF_Toc320020260\h312.3.1新兴产业发展模式分析PAGEREF_Toc320020261\h312.3.2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模式PAGEREF_Toc320020262\h323结束语PAGEREF_Toc320020263\h37参考文献PAGEREF_Toc320020264\h37附录PAGEREF_Toc320020265\h381引言1.1项目背景与意义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发展,中国汽车产业不断壮大,机动车保有量急剧增长,已成为世界第四大汽车生产国和第三大汽车消费国。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估计,2020年我国的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4亿辆,机动车的燃油需求分别为1.38亿吨和2.56亿吨,为当年全国石油总需求的43%和57%。传统汽车在改变人们出行方式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大量的原油消耗。发展节能环保的新能源汽车成为解决当前交通能源和环境问题的一项重要手段。在美国、日本、欧洲等国,随着汽车产业领域各大公司对新能源汽车的资金与技术投入,政府也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和法规积极鼓励和推动其产业化和商业化进程。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仍处于发展初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之一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对浙江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在生产供给方面,由于新能源汽车的关键技术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实现批量生产,导致单位成本较高以及产品售价较高;二是在市场需求方面,由于配套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消费需求难以真正形成,阻碍了产品进一步走向市场。综上所述,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和市场扩大间的反馈机制仍未形成。因此,调研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现状,对比国内外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过程,提出适合浙江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并针对现阶段发展的瓶颈提出产业发展的关键任务和解决途径,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1.2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1)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欧盟在其《2005年推广战略和进展报告》中提出一种新的商业化模式,该模式将新能源汽车的商业化分为技术驱动、成本驱动和市场驱动三个阶段。在不同的阶段,车辆、基础设施、新能源供应和财政支持的策略不同。周家高(2003)从新能源电池汽车的工作原理角度论述了新能源汽车的应用前景,并对生产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胡冬雪、胡志根(2009)采用市场德尔菲法,在对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社会专家和国内相关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