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9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精品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招聘9人历(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1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历年四川省绵阳市农业科学研究院招聘9人历(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100题内部题库及答案【全国通用】第I部分单选题(50题)1.()是指政府在每一财政年度经立法程序批准的全部公共收支计划,是存在于市场经济中并且与公共财政相适应的国家预算类型。A:预算编制B:公共预算C:政府决算D:财政预算答案:B2.根据中央政府的要求,许多地方政府和部门“晒”出了权力清单,明确规定行使权力的条件、承办岗位、办理时限、监督制约环节以及廉政风险防控等,方便群众办事和监督。“晒”出权力清单有利于()。A:增加政府职能、实施民主监督、增强政府权威B:实行民主监督、集中专家智慧、维护公民权利C:明确政府权限、改进工作作风、优化政府服务D:规范工作流程、杜绝权钱交易、提高办事效率答案:C3.为了应对环境的变化,一家公司决定将更多的决策权授予中下层管理者,工作中的大部分问题,中下层管理人员都可以自行决策,在自行决策时受到的限制较少。则可认为该企业()。A:管理人员的素质较高B:组织结构较为扁平C:组织分权程度提高D:组织集权程度较高答案:C4.下列不属于战术决策的特征是()。A:区域性B:阶段性C:局部性D:方向性答案:D5.下列有关公文行文规则说法错误的是()。A:党政组织互不主送公文B:越级行文可经常使用C:制发公文需始终服务于公务活动的需要D:行文规则能确保公文有序、有效地运行,顺利实现公文的效用答案:B6.完善社区居民委员会制度,深入开展以居民会议、议事协商、民主听证为主要形式的民主决策实践,以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为主要目的的民主管理实践,以居务公开、民主评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监督实践,建立党代会代表、()、政协委员社区联系制度。A:群众代表B:志愿者代表C:人大代表D:联户代表答案:C7.公文标题过长,需要多行排列时,在保证词意完整的情况下,标题排列不宜使用:A:菱形B:倒梯形C:长方形D:正梯形答案:C8.下列属于公文期复用语的是()。A:“为谢”B:“鉴于”C:“同意”D:“请批准”答案:D9.为保障全省运动会的胜利召开,某省政府全面调动各级政府和部门,调配人员,合理配备财力和物力,这体现了公共管理的()。A:组织职能B:领导职能C:控制职能D:决策职能答案:A10.某师范大学拟对在“支教下乡”活动中表现突出的学生予以表彰;应当采用()行文。A:通知B:决定C:通告D:公告答案:B11.将公文排序归档时,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定稿在前,正本在后B:原件在前,复制件在后C:转发文在前,被转发文在后D:正文在前,附件在后答案:A12.公文加盖印章时,应做到()。A:上不压正文,下压成文日期B:上不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C:上压正文,下不压成文日期D:既压正文,又压成文日期答案:A13.下列关于材料所用文种说法正确的是()。A:对下级机关回复时要做到慎重及时B:用于对重大事情做出决策和部署C:必须经过会议表决程序通过才能发布D:属于公文中运用最灵活的一个文种答案:D14.某集团公司财务总监空缺,财务监督和内部资金控制受到一定影响,该公司人力资源部以该职位的任职条件和实际的工作的需要为出发点,委托人力资源公司进行招聘,以职位对人员的实际要求为标准,选拔、录用人的过程,这是人员配备的()原则。A:经济效益B:量才使用C:因事择人D:因人择事答案:C15.我国某少数民族自治县利用国家和本省给予的政策便利,推出减免本地企业应缴纳企业所得税中属于地方分享部分的招商引资政策,吸引大量企业纷纷前往落地,有力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这主要是利用了公共政策的()。A:导向功能B:控制功能C:保障利益功能D:分配功能答案:A16.在向上级行文时,下列可选择的文种是()。A:公报B:决议C:议案D:函答案:C17.下列关于贺词的认识,错误的是()。A:贺词是用来表示祝贺的礼仪文书,祝贺性是其主要特点B:贺信贺电和一般书信电文一样,都具有沟通信息和增进情谊的功能C:贺信贺电和一般书信电文都有相对固定的格式,其行文规范一样D:贺词的文末都要写上祝贺者的名称和时间答案:C18.有效的行政组织须明确规定各个机构和成员的职责范围,授予相应的行政权力,规定其责任,并建立严格的监督、考核、奖罚、升降等制度。这体现了行政组织具有:A:分权管理原则B:适应行政目标原则C:管理幅度与层次适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