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判断题(共10分每题2分,对的在题号前划”,错的在题号前划X)1、土壤形成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物质的地质大循环和生物小循环矛盾统一的结果。地面岩石的风化、风化产物的淋溶与搬运、堆积,进而产生成岩作用是地质大循环。”2、土壤结构影响土壤水、肥、气、热的供应能力,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土壤肥力水平,是土壤的一种重要化学性质。(物理性质)3、土壤液态水的流动是由于从一个土层到另一个土层中土壤水势的梯度而发生的流动的方向是较低的水势到较高的水势。X34、吸附在土壤胶体表面的交换性致酸离子(H+和AI+),交换性氢和铝离子只有转移到溶液中,转变成溶液中氢离子时,才会显示酸性,故称活性酸。X潜性酸5、土壤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比大气中的含量高。”二、简答题(20分每题10分)1、土壤酸化的原因有哪些?在多雨的自然条件下,降水量大大超过蒸发量,土壤及其母质的淋溶作用非常强烈,土壤溶液中的盐基离子易于随渗滤水向下移动。这时溶液中的H+取代土壤胶体上的金属离子,而为土壤所吸附,使土壤盐基饱和度下降,氢饱和度增加,引起土壤酸化,在交换过程中,土壤溶液中H+可以由下述途径补给。(1水的解离。水的解离常数虽然很小,但由于H+离子被土壤吸附而使其解离平衡受到破坏,所以将有新的H+离子释放出来。(2碳酸解离。土壤中的碳酸主要是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二氧化碳由植物根系、微生物呼吸以及有机质解离产生。(3有机酸的解离土壤中各种有机质分解的中间产物有草酸、柠檬酸等多种低分子有机酸,特别在通气不良及真菌活动下,有机酸可能积累很多。(4土壤中AL+和H+解离。盐基饱和度与土壤的酸碱性有密切关系,土壤盐基饱和度的高低反映了土壤中致酸离子的含量。(5酸性沉降。一是通过气体扩散,使固体物质降落到地面,称之为干沉降。另一种是随降水夹带大气酸性物质到达地面,称之为湿沉降。(6其他来源.农业生产上的施肥、灌溉措施也会影响土壤PH。2、土壤有机质对土壤肥力有哪些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是土壤肥力水平的一项重要指标,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对土壤养分供应、土壤结构、土壤生态功能都有重要的影响。1、提供作物需要的各种养分。土壤几乎包括作物所需的各种营养元素。这些都是有机态的养分,作物不能直接吸收利用,随着有机质的矿化,这些矿物可以转化为简单的无机态被作物和微生物吸收利用。有机质在转化的过程中多种有机酸和腐植酸对土壤矿物质有一定的溶解能力,可以促进矿物风化,有利于某些养料的有效化。2、增强土壤的保水保肥能力和缓冲性。腐殖质疏松多孔,又是亲水胶体,具有很强的吸水能力。单位质量腐殖质保存阳离子养分能力比矿质胶体大2-30倍,在保肥力弱的砂质土壤中尤为突出。腐植酸和其他盐类组成缓冲体系,可以缓冲土壤溶液中H+和其他养分离子浓度的变化。3、促进团粒结构形成,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土壤腐殖质是一种胶体,施予砂性土壤后增加砂土的粘性;另一方面由于松软絮状多孔粘合力不如粘粒强,所以黏粒被他们包被后,易形成散碎的团粒,使土壤松软而不再结成硬块。腐殖质能明显加深土壤颜色,使土壤升温快,同时,导热率居中,有利于保温和春发植物早发速长。4、促进微生物和植物的生理活性。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所需养分和能量的主要来源,两者呈正相关。腐植酸是植物生理活性物质,在一定浓度下能提高细胞渗透压,从而增强作物抗旱能力,腐殖质能提高过氧化酶活性,促进作物生长。低浓度腐植酸能加速细胞分裂促进根系生长。5、减少农药和重金属污染。土壤有机质含有多种活性官能团,对农药等有机污染物有强烈亲和力,降低其活性。腐殖质还能络合或螯合重金属离子,促使其排出土体,降低其毒害作用。重金属离子的存在形态也受腐殖质的络合作用和氧化还原作用影响。三、论述题(20分)试述我国土壤退化的成因与现状。1、我国土壤退化的面积大、强度大、类型多我国土壤退化发生区域广,就全国而言,我国东西南北中都有不同类型和不等程度的土壤退化现象。土壤退化在不同地区有不同的表现形式:1、华北主要发生着盐碱化。2、西北主要是沙漠化3、西南主要是山区石质化4、东部地区主要表现为肥力减退和化学污染5、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主要是水土流失6、青藏高原主要是冷冻和土壤贫瘠化。2、土壤退化发展快、影响巨大。1、耕地占用仍在加快,耕地减少趋势将持续下去。2土壤酸化现象严重;3、耕地剥离、土壤流失、土壤沙化、草地退化速度快。我国土壤退化的成因:土壤退化的影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类活动因素两大方面,前者是土壤退化的基础和潜在因子,后者是土壤退化的诱发因子和主要因子。1、人地矛盾十分尖锐。我国总耕地面积大,人均耕地面积小,甚至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我国目前单位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