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5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湖北省2024年《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大全及参考答案(突破训练)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甲厂向乙公司去函表示:“我厂生产的‘彩虹’牌衬衣,质量上乘,全棉面料,每件50元,现有2000余件库存,如果贵公司需要,请与我厂联系,我厂一律送货上门。”乙公司回函:“我公司愿向贵厂订购‘彩虹’牌衬衣1000件,单价不变,但每件衬衣须附送一个黑色领结。”两周后,乙公司收到甲厂发来的1000件衬衣,但这批衬衣并没有附送领结,于是乙公司拒收,乙公司的拒收行为是否违约?()A:承诺部分生效,合同成立B:不违约C:违约D:部分违约答案:B2.甲乙丙三人共同设立一家从事运输业的普通合伙企业。甲对其在该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处理正确的是()。A:当甲的财产不足清偿其欠戊的借款时,甲可直接以其在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抵偿其欠戊的借款B:可以将其财产份额出质给乙,但须取得丙的同意C:可以转让其财产份额,但乙丙有优先受让的权利D:可以向乙转让其部分财产份额,但须取得丙的同意答案:C3.甲先将一套商品房租赁给乙,后又将这套房屋卖给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现丙要求乙搬出房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不影响甲与乙的租赁合同效力B:甲将房屋卖给丙侵犯了承租人乙的优先购买权C:丙要求乙搬出房屋是合法的D:甲与丙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答案:C4.甲(男,22周岁)为达到与乙(女,19周岁)结婚的目的,故意隐瞒乙的真实年龄办理了结婚登记。两年后,因双方经常吵架,乙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向法院起诉,请求宣告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应如何处理?()A:宣告婚姻无效,确认为非法同居关系,并予以解除B:认定为可撤销婚姻,乙可行使撤销权C:以办理结婚登记时未达到法定婚龄为由宣告婚姻无效D:对乙的请求不予支持答案:D5.在无权代理的情况下,第三人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该代理人具有代理权的,其代理行为()。A:无效B:效力待定C:有效D:可撤销答案:C6.根据资料,下列说法有误的是:A:2010年,九年义务教育人口覆盖率约为97.4%B:2010年学前教育毛入学率为78.4%C:2014年未入学学龄残疾儿童人数比2010年大幅减少,减幅超过40%D:2010年普通高中专任教师人数约为151.8万人答案:B7.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5亿人口3亿多文盲的教育弱国,到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30%、规模世界第一的教育大国,更多贫民子弟得圆大学梦,更多高校与祖国同行、以科教济世,其中的快速发展与巨大成就,绝对不宜以“外国月亮才圆”的心态一味________。A:妄自菲薄B:狂妄自大C:目空一切D:自命不凡答案:A8.甲驾驶车辆进入乙停车场,按照工作人员丙的要求,留下车钥匙以便挪停车辆。不料丙在挪停车辆时发生刮擦,造成损失。请问,刮擦损失应由谁承担?()。A:乙和丙B:乙C:甲D:丙答案:B9.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核心内容和实质是:A:少数服从多数原则B:平等原则C: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D:集体行使职权答案:C10.对“度”的理解,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眼镜片的度数为镜片屈光度的100倍B:啤酒的度数指所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浓度C:电表上,1度等于1千瓦小时D:煤气表上,1度煤气指在标准压强下的1立方米煤气答案:B11.江泽民同志指出:“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则政通人和,百业兴旺;国家分裂,民族纷争,则丧权辱国,人民遭殃。”这句话表明的是:A:维护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每个公民的职责和义务B:民族团结是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政策C:加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意义重大D:各民族的大团结是我国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答案:D12.王博拥有一套别墅,他的下列哪种行为不能体现物权的性质?()A:王博出卖此别墅后要求买主付款的行为B:王博居住于此别墅的行为C:王博制止欲侵占此别墅的赵某D:王博将别墅作抵押进行贷款答案:A13.甲将自己拥有的一幅名人所作的画卖给乙,约定好乙在签订合同的第二日来取画,结果在签订合同的当晚,该画就被小偷丙盗走,转卖给了不知情的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该画享有署名权B:丙对该画的占有属于他主占有C:丁对该画的占有属于善意占有D:乙对该画享有所有权答案:C14.甲外出打工,挂念家中老母,于是在乙商场购买了一部全新手机,赠与了其母亲的邻居丙,并要求每周用此手机与母亲通一次话。不料,数月后,丙用此手机打电话时,手机电池发生爆炸,将丙炸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