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3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企业知识产权规范化管理——江苏省知识产权局黄志臻一、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重要性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的内涵鉴于目前我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活动还处于起步阶段,对知识产权如何实施有效管理还在不断探索之中,为了引导和帮助企业对知识产权事项实施有效的管理,2008年,江苏省知识产权局、江苏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总结前一阶段我省开展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活动实践的基础上,针对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活动的内涵,组织编制了《江苏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DB32/T1204-2008]地方标准,为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活动提供了推荐性规范。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构架【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构架设置例】(一)大型企业集团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设置模式:①网络管理模式:(富士通、菲利浦)②分层管理模式:(GE公司、富士康公司)(二)中小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的设置模式:①独立总管模式:在总厂(公司)设置独立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在车间或分厂设置知识产权负责人和联络员。②兼管模式:由总厂技术管理部门或法律部门负责知识产权管理,车间或分厂设置知识产权负责人或联络员。四、企业知识产权管理组织和人员职责(二)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或主管职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一般企业董事会或股东代表大会、全体股东、出资人、合伙人行使管理权。其主要职责是:1、领导、审查、批准和监督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各项工作;2、协调企业内外有关知识产权工作;3、及时向最高管理者提供有关知识产权信息。(三)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职责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是承担企业具体知识产权管理事项的职能部门,其职责是:1、组织编制企业知识产权战略、目标、制度、工作计划;2、负责企业知识产权内部控制制度的执行;3、负责企业知识产权的获取、使用、维护和日常管理工作;4、负责企业各种获得、使用与转让、许可知识产权的合同管理;5、负责知识产权风险的防范与应对,依法处理企业内外部知识产权纠纷;6、负责企业知识产权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利用;7、负责企业员工的知识产权教育与培训。五、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配备企业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的素质要求:ⅰ)熟悉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及相关法律知识;ⅱ)熟悉本企业生产经营所涉专业技术知识;ⅲ)具有一定的企业管理知识和管理工作经验;ⅳ)了解国家和本省、本地区的科技、知识产权政策和有关行政管理规定。六、企业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设(一)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建设:(A)企业专利、商标、著作权及其他知识产权的管理制度;(B)企业技术管理制度(包括技术研究、开发、转让、许可、投资、合资、合作等);(C)企业商业秘密保密制度;(D)企业技术资料、技术研发原始资料档案管理制度;(E)企业人才流动管理(竞业限制)制度;(F)企业技术研发,技术、产品进出口知识产权审查、论证制度;(G)企业技术创新成果取得自主知识产权的奖励制度;(H)企业员工知识产权培训制度;(I)其他相关知识产权管理制度。(二)知识产权工作机制建设:(A)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责和具体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B)企业专利、商标、版权等自主知识产权申报、审批、管理和维持工作规程;(C)企业技术研发,技术、产品进出口知识产权审查、论证工作规程;(D)企业知识产权奖励审批规程;(E)企业内部技术资料、标书、合同等保密资料的保管、借阅、销毁工作规程;(F)其他知识产权工作机制的建设。七、企业采购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企业原辅材料、机器设备采购是生产经营活动的起点,做好这一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十分重要。企业应当注意一下几点:1、注意考察和查核供方所供原辅材料、机器设备的知识产权状况;弄清供方是否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或者是否是有关知识产权的合法使用者。特别是所采购的原辅材料、机器设备涉及自生需要使用有关技术时,供方是否拥有对该技术有关知识产权的处置权。2、对于供销合同的签订,要明确约定有关知识产权责任条款。约定所购原辅材料、机器设备涉及知识产权的技术,是否需要保密、是否具有使用和分许可权、一旦发生知识产权侵权,各自应当承担的责任等。3、加强采购环节信息管理,对于客户名单、供方信息、进货渠道、进价策略等重要信息资料要加强管理,做好保密工作。八、企业生产环节的知识产权管理1、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涉及对产品、工艺方法等的技术改进与创新、合理化建议、阶段性发明创造等,应当按照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流程实施管理。经过正常的审批程序,确定知识产权保护要求。决定申请专利的,应当先申请专利,后发表论文或组织鉴定。2、企业接受委托加工、来料加工、贴牌生产等对外协作生产事项,应当弄清加工标的的知识产权状况。弄清委托方的委托加工、生产标的是否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权利归属,知识产权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