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微生物工程实验PAGE20中国海洋大学实验报告实验一培养基的配置和灭菌一、目的要求1.了解培养基的配制原理和方法,掌握其配置过程。2.了解几种灭菌方法,掌握高压蒸汽灭菌法的原理及其使用方法。3.熟悉菌种分离筛选的前期准备工作及操作方法。二、实验材料1.药品:酵母粉、蛋白胨、氯化钠、琼脂、葡萄糖、KNO3、MgSO4·7H2O、1NHCl、1NNaOH2.设备:高压蒸汽灭菌锅、紫外线灭菌灯、75%酒精棉。3.材料:天平、药匙、电炉、pH试纸、烧杯、量筒、5mL、10mL注射器、玻璃棒、试管、培养基、吸管、牛皮纸、线绳、标签等。移液器(1mL0.2mL)。三、实验内容(一)培养基的配制1.培养基的配制方法和步骤1)称量:按照配方正确称取所需药品放于烧杯中。2)溶化:在烧杯中加入所需水量,玻璃棒搅匀,加热溶解。3)调pH值:用1NNaOH或1NHCl调pH,用pH试纸对照。4)加琼脂溶化:加热过程要不断搅拌,可适当补水。5)分装:注意不要污染试管塞或纱布。6)包扎成捆:用记号笔注明何种培养基。7)灭菌:在高压锅中,115℃高温灭菌30min。2.培养基的配制A.富集培养基(液体):海水2216E液体培养基(g/L):蛋白胨5.0,酵母粉1.0,海水1L,pH8.0。取50m分装250mL三角瓶后,8层纱布封口,外包一层牛皮纸,121℃高温灭菌20min。B.2216E斜面(固体):海水2216E液体培养基中加入2%的琼脂粉,加热溶化琼脂,每支试管内加入3mL,121℃高温灭菌20min,灭菌后摆斜面。C.无菌生理盐水和保种液:生理盐水:NaCl0.85%蒸馏水配制。每支试管加入5mL,盖上试管帽、包扎、121℃高温灭菌20min。保种液:生理盐水,加25%甘油。D.碳源优化培养基:以海水2216E液体培养基(蛋白胨0.5%,酵母粉0.1%,磷酸铁0.01%,人工海水,pH7.6)为基础,碳源分别是:葡萄糖、蔗糖、甘油、柠檬酸钠、乳糖,每种碳源的添加量为1%。(二)分离培养微生物常用器皿的准备1)清洗一些玻璃仪器:如三角烧瓶、试管、培养皿等。2)制作8层纱布,酒精棉。3)Tip头(0.2,1mL,分装枪头盒,牛皮纸包好,灭菌);保种管;药匙;长竹签。4)卫生(308实验室超净台,实验台面)(三)培养基和玻璃器皿的灭菌方法1.加压蒸汽灭菌法。其步骤如下:1)灭菌锅内加入一定量的水,将用防水纸包扎好的物品放入其中。2)接通电源,进行加热。3)排除高压锅内的冷空气,可将排气阀打开,待排除冷空气后关闭排气阀;或关闭排气阀,待压力上升到0.5kg/cm2时再打开排气阀,待压力恢复到将近零时,再关闭排气阀。4)当压力达15bl/in2(即1.05kg/cm2)时,此时灭菌锅内的温度为121℃,维持30min。对热不稳定的培养基如含有葡萄糖、氨基酸等物时,应适当降低压力,延长时间。5)灭菌时间一到,切断电源。待压力降至零时,才能打开排气阀,然后打开灭菌锅盖,取出物品。2.紫外线灭菌一般使用30W灯管,9m2空间,距地面2m,打开紫外灯照射0.5h,可使室内空气灭菌。若照射紫外线时先喷洒石炭酸等化学消毒剂,可增强灭菌效果。紫外线虽有较强的杀菌力,但穿透力弱,即使一薄层玻璃或水层就能将大部分紫外线滤除,因此适用于空气表面杀菌。3.化学药剂消毒灭菌微生物实验室中常用的化学杀菌剂有酒精、甲醛、高锰酸钾、石炭酸、漂白粉、新洁尔灭、来苏尔、过氧乙酸等,它们有的是杀菌剂,有的是抑制剂。四、思考题1.固体培养基加琼脂后加热溶化时要注意哪些问题?答:(1)加热器功率不能太高,也不能太低。太高,容易沸腾和把培养基烧焦;太低,培养基容易凝固。(2)受热要均匀,可以垫上石棉网,要用玻璃棒不停缓慢搅拌。(3)加热完毕后,要在合适的温度(60℃左右)倒平板,防止凝固。2.培养基中加琼脂的作用是什么?答:培养基中加琼脂的作用是:用作凝固剂。琼脂是多糖类物质,性质较稳定,一般稳定后不易分解,所以一般用作凝固剂而不引起化学成分的变化;具有支持作用。琼脂冷却后是固体,可用于配置所需的固体培养基,作用类似于支架。用琼脂配制的固体培养基,可用以进行高温培养而不熔化,在凝固之前接种时,也不致将培养物烫死。3.如何检查培养基灭菌是否彻底?答:把灭菌后的培养基按灭菌锅内的不同位置,每处抽取数管(瓶),标上记号,置25℃~30℃培养一周左右进行检查。如果培养基没有什么变化,说明灭菌效果良好;如果某一位置的培养基出现了杂菌菌落,可能是摆放的太紧,导致蒸汽不畅,或锅的结构不合理等原因所致,应根据上述情况进行改进;如果大部分或全部菌种瓶都出现杂菌,说明灭菌温度或灭菌时间不够,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