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勺窝乡教育管理中心2012至2013学年度第二学期科学优质课比赛教学设计课题:科学姓名:黄艳学校:勺窝乡杓可小学时间:2013年5月7日《种子的萌发》教学设计勺窝乡杓可小学黄艳教材分析《种子的萌发》选自教科版教材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第5课。本课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浸泡种子,这个部分学生将进行几种种子吸水量的研究。第二部分是种子的内部结构。学生将在这个环节中,亲自将种子剥开,观察种子的内部结构。第三部分是发芽的蚕豆,主要落实指导开展种子发芽实验并持续观察记录。记录种子的变化过程,结合对种子内部结构的研究,发现种子各部分的作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植物的种子能够孕育生命,条件适宜时种子就会萌发,新的生命就会开始生长。2、认识种子的基本构造,认识植物种子最重要的部分是胚,胚是有生命的。3、了解种子的各个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过程与方法:会运用感官和工具研究种子的内部结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探究种子奥妙的兴趣,养成认真细致、坚持观察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认识种子的基本构造。教学难点:探究种子各部分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教法和学法教法:讲授法实验法学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课件实验器材:纸杯、放大镜、浸泡1天的蚕豆、蚕豆的种子、发芽的蚕豆种子等。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时一、图片导入,引出课题1、出示蚕豆苗:同学们,你们知道蚕豆苗是由什么发芽长成的吗?2、对,种子在条件适合的时候就会生根、发芽、长叶,长成一棵新植物,科学上称为“萌发”。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种子的萌发”。(板书课题:种子的萌发)二、小组合作,实验探究1、同学们可能认识许多的种子吧,今天黄老师也带来了一些,看这些是什么种子?(依次出示蚕豆种子、黄豆种子、南瓜种子、花生种子)2、这些种子都有自己独一无二的特征。我们来观察他们,我们会发现他们都是双子叶植物。想想这些种子就这样干放着,会发芽吗?需要什么条件?课前老师做了这么个实验,我们一起来看看。(将提前做好的实验展示出来,号纸杯内的蚕豆不放水,号纸杯内的蚕豆放适量的水,号纸杯内的蚕豆放过量的水)观察它们的萌发情况。3、你们发现了什么?(适量的水可被种子吸收,使种子萌发,但是水太多,导致种子无法呼吸到氧气,从而种子不萌发,因此我们得出种子的萌发还与空气有关。)4、想想种子萌发除了与水和空气有关,还可能与什么有关系呢?(温度)(小结:种子是生命体,它只有具备了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才会萌发。)三、探究种子的内部结构1、过渡:这些可爱的种子,小小的一粒就能长成一株植物,真是神奇!这里面到底有什么能生根、发芽、长叶呢?想不想看看?2、教师演示解剖种子。3、探究提示:用手小心地剥开种子,每部分尽量保持完整;将里面的“豆瓣”小心的分开,摆放整齐,用肉眼或放大镜仔细观察;重点观察“豆瓣”的连接处的有什么。把看到的内部样子画在练习本上。4、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5、学生汇报观察中的发现。6、讨论:这些种子的构造有哪些共同点?(外面的被我们剥下来的是“种皮”,里面的“豆瓣”我们称它为种子的“胚”。种子由种皮、胚两部分构成。胚又有包括胚芽、胚根和子叶。)7、认识胚根、胚芽和子叶,让学生在刚才画的种子图中标出各部分的名称,并在小组内互相说一说,指一指。四、探究种子各部分的作用1、预测:胚的哪一部分长成了根,哪一部分长成茎和叶?2、学生观察已经发芽的蚕豆,看到底胚的哪一部分长成了根,哪一部分长成茎和叶呢?3、学生交流汇报4、探究种子各部分的作用(种皮就像战士的“盔甲”一样,起到保护的作用,保护的正是里面的胚。因为里面的“胚”是种子里最重要的一部分,它是有生命的,在外界环境适宜的情况下,就会萌发,可以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长出根,长出茎和叶。胚根突破种皮向下生长,形成根;然后胚芽突破种皮向上生长,伸出土面形成茎和叶,长成幼苗。子叶在种子的萌发过程中为种子提供所需要的养料。)五、拓展延伸1、指导学生课后种植:同学们有没有兴趣自己亲自动手种植、观察呢?实验其实很简单。只要准备了一个小盘子,在里面垫上一些棉花,并保持棉花的湿润,然后把浸泡后的蚕豆种子放在上面就可以了。会做吗?课后由每个同学都认真去完成这个实验,好吗?2、要求学生做好观察记录:以三天时间为间隔观察并记录蚕豆种子胚芽、胚根和子叶的变化,可以画图表示,也可以用语言文字来描述,如长度、粗细等。这份表格课本里有(P33)。3、同学们,让我们在课后继续努力吧,期待你有更多更精彩的发现!六、课堂总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都学了哪些内容,赶快总结一下吧!附: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