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中国的茶文化发展中国的茶文化发展安溪首推茶商培训新举措促发展2010年8月4日,记者从相关方面获悉,福建安溪县决定成立安溪茶商培训活动领导小组,小组下设茶商培训办公室。安溪县人大副主任陈木根担任组长,农业茶果局蔡建明局长、茶叶协会李文通会长任副组长,成员由质量技术监督局、工商局、茶叶总公司相关领导担任。该活动是根据安溪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指示精神,结合2010年7月5日安溪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县茶业形势分析会暨赴欧洲考查总结会的任务适时安排制定的。开展茶商培训的主要目的是广泛宣传安溪发展茶业的最新举措和成果,传播安溪铁观音的品牌影响力,推动安溪铁观音茶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针对当前实际现状:各地农村城市化节奏加快;农村青年大量进城务工,农民面临没有接班人的窘境;外地来安溪打工的务工人员大幅增加;从农民到商人是一个艰难大跨越的过程;走规模化经营是茶农的必然之路……因此,为总结茶产业发展情况,全面提高茶业从业人员素质,提升乌龙茶之乡安溪发展成果,开展茶商培训意义深远而重大。此次活动要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全国各地安溪茶商持证上岗任务。为此,记者走访了参与该活动的相关人员,进一步解读新举措方案的制定与实施。安溪县茶叶协会副会长、中国茶都(安溪)职业技能鉴定站站长苏兴茂先生跟记者畅谈了他的理解与认识。他说,茶商培训任务繁重,工作量大,意义深远。活动步骤;一、培训方式:集中与分点两种形式,省内集中培训,省外实施培训人员走出去;二、师资队伍:抽调相关职能部门技术人员组建;三、教材编写:由相关职能单位主编制定,如农业茶果局的“铁观音基本知识”、质量技术监督局的“茶叶相关标准”、工商局的“商标的基本知识”、茶叶协会的“市场自律手册”、茶叶总公司的“铁观音商标知识”等。据不完全统计,安溪有十多万人在外地从事茶业,茶庄、茶店、茶馆在全国各地达3万多家。规范茶商经营,提升茶商素质,更好地促进安溪经济的发展,势在必行,也是安溪县将要实施的一项重大工程。中国饮茶起源究竟源于哪个朝代中国饮茶起源何朝?对这个历史疑问众人可谓众说纷纭。起于上古?起于周?起于秦汉?三国?南北朝?抑或是唐代?造成这个疑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唐代以前无“茶”字,而只有“荼”字的记载,直到茶经的作者陆羽,方将“荼”字减一画而写成“茶”,因此有茶起源于唐代的说法。其它则尚有起源于神农、起源于秦汉等说法。神农说根据陆羽茶经的记载“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而中国饮茶起源于神农的说法也因民间传说而衍生出不同的观点。有人认为茶是神农在野外以釜锅煮水时,刚好有几片叶子飘进锅中,煮好的水,其色微黄,喝入口中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以神农过去尝百草的经验,判断它是一种药而发现的,这是有关中国饮茶起源最普遍的说法。另有说法则是从语音上加以附会,说是神农有个水晶肚子,由外观可得见食物在胃肠中蠕动的情形,当他尝茶时,发现茶在肚内到处流动,查来查去,把肠胃洗涤得干干净净,因此神农称这种植物为“查”,再转成“茶”字,而成为茶的起源。秦汉说现存最早、较可靠的茶学资料是在汉代,以王褒撰的《僮约》为主要依据。此文撰于汉宣帝三年(公元前五十九年)正月十五日,是在茶经之前,茶学史上最重要的文献,笔墨间说明了当时茶文化的发展状况,内容如下:“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餔(晚饭)。涤杯整案。……烹茶尽具。餔已盖藏。舍后有树。当裁作船。上至江州。下到煎主。……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往来市聚。慎护奸偷。”由文中可知,茶已成为当时社会饮食的一环,且为待客以礼的珍稀之物,由此可知茶在当时社会地位的重要。六朝说中国饮茶起于六朝的说法,有人认为起于孙皓以茶代酒,有人认为系王肃提倡茗饮而始。日本、印度则流传饮茶系起于达摩禅定的说法:传说菩提达摩自印度东使中国,誓言以九年时间停止睡眠进行禅定,前三年达摩如愿成功,但后来渐不支终于熟睡,达摩醒来后羞愤交加,遂割下眼皮,掷于地上。不久后掷眼皮处生出小树,枝叶扶疏,生意盎然。此后五年,达摩相当清醒,但最后一年又遭睡魔侵入,达摩采食了身旁的树叶,食后立刻脑清目明,心志清楚,方得以完成九年禅定的誓言。达摩采食的树叶即为后代的茶,此乃饮茶起于六朝达摩的说法。故事中掌握了茶的特性,并说明了茶素有提神的效果,然因秦汉说具有史料证据确凿可考,因而削弱了六朝说的地位。中国茶馆的历史演变过程茶馆是爱茶者的乐园,也是人们休息、消遣和交际的场所;历史,十分悠久;中国的茶馆由来已久下面我们简要看看中国茶馆的历史演变吧。茶馆最早的雏形是茶摊,中国最早的茶摊出现于晋代,此时茶摊所起的作用仅仅是为人解渴而已。唐玄宗开元年间,出现了茶馆的雏形。在乡镇、集市、道边“煎茶卖之”的“店铺”,当是茶馆的雏形。大唐中期国家政治稳定,社会经济空前繁荣,因而茶馆不仅在产茶的江南地区迅速普及,也流传到了北方城市。此时,茶馆除予人解渴外,还兼有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