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PAGE第PAGE4页共NUMPAGES4页农村初中历史教学探析张金超【内容摘要】:初中历史教学不仅仅是进行知识的传授,更重要的是在教学过程中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发挥积极的德育功能,这是别的学科不可比拟的,因而它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当前的教育体制下,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使得历史教学实现起来困难重重。但是提高农村初中历史教学质量,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历史素质和个人综合素质是当下初中历史教师首要使命和任务。【关键词】:农村历史教学现状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人生观、价值观学习习惯正文:我从事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已经有十多年了,从一开始就深感历史教学任务的艰巨,本人现就从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作以下分析。一、农村历史教学的现状1、教学设施不齐全农村学校教学设备有限,教学资源配备不足(历史刊物、历史书籍、历史挂图、历史资料少得可怜,甚至没有教参,只有一本教材),更谈不上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只能按部就班地固守着“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学生也只能接受“听、说、读、写、练”的课堂教学程序。当然这几年伴随着电脑的推广与普及,即便是农村学校的老师也用上了电脑,但是绝大多数学校还没有像样的多媒体教室(我校2010刚配好了多媒体教室),即便是学校装备了一、两个多媒体教室,使用率也不高,同时还得优先满足其他中考科目的教学。2、教学观念滞后,教学方法单一“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长期以来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方法的培养。广大教师形成了只要把课本中的知识无保留、无差错地传授给学生就完成了教学任务的观念。在教学中,忽视包括历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在的情意目标的培养。好多教师仍是“穿新鞋,走老路”,拿着新教材,使用老方法教学,一节课从头到尾都是教师讲下去,讲完之后,就布置作业,然后,在课余时间要求学生去背。因而,农村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普遍采用“填鸭式”、“满堂灌”的授课方式,整个教学模式,基本框架定于教师讲解教材,学生熟记教材,学生历史学得好不好,关键是看其记忆力强不强,会不会背,他们难以参与课堂活动,很少,甚至没有问难、质疑的机会,无法体会到历史是一门充满活力、思维性很强的学科”。3、学生对历史学科的厌倦和不重视“据教育部1997年对北京两千多位学生调查表明:在学生最不愿学的课程中,历史课占前3位。学生对15门课程最喜欢的程度,历史课倒数第2位”。目前,农村学生依然把能否升学视为自己能否跳出农村的一条捷径,他们认为历史是副科、小科,成绩好坏对升学考试没有影响,所以不愿花精力去学习历史课,学生对历史课,连最起码的认识都没有。因而在课程设置上对历史课存在一定的歧视,大量非专业人员充任历史教师,使得农村初中历史教师整体业务素质较薄弱,显然难以完成素质教育赋予历史教学的新任务。二、改变历史教学现状的对策在农村教学条件恶劣的情况下,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促进历史学科的高质量教学,成为我们关注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实践教学的活动中,通过不断地积累和总结,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突破:(一)、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这是历史课的出发点和最终目的,是我们每一位历史教师长期孜孜以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初中历史课的重要内容。农村学生多是留守儿童,缺乏成人对他们进行正确的价值观的引导,在价值观的教育上可以说是处于“0”状态,他们正确的价值观多数是通过学校教育获得,而历史教学中的英雄人物和爱国主义精神,可以让他们对是非标准作初步判断,从不同角度思考和解释历史问题,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情感,坚定为民族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如讲到“开国大典”时,我除了播放“开国大典”影像资料外,还让全班学生起立,随着影像资料中升国旗的画面齐唱国歌,继而向他们提出这样的问题:中国人民今天能够站起来,是因为历史上千万个英雄人物的奋斗,他们面对死亡表现出毫不畏惧的英雄气概和献身精神,他们难道不知道生命的珍贵吗?他们难道不留念这个美好的世界吗?他们究竟为什么?从而引发学生对人生观、价值观的思考和讨论,通过这些教学形式唤起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爱国主义精神,从而树立“社会价值大于个人价值”的社会人生观和价值观。(二)、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我所面对的学生均来自农村,物质条件很贫乏,父母大都是老实巴交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虽然近年来党对农村的惠民政策给予了他们很大的帮助,但只是解决了家庭中的物质生活问题,很多家长文化水平都不高,有极少数是初中文化程度,很多都是半文盲,甚至还有智障问题。因此,学生连最基本的文明行为都没有,更不要说养成习惯了。比如在课堂上,当他们有什么问题时都习惯用“喂!老师”来代替“老师,请问”;需要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