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7
2/7
3/7
4/7
5/7
6/7
7/7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第一章信息与信息技术第1节信息及其特征项目内容课题信息及其特征教材分析本节教材主要介绍了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使学生从不同角度深入理解信息的内涵和特点,正确认识、区分和选择不同类型的信息。在此基础上,正确把握信息、利用信息,为学习和生活服务。学生状况教学班级:高一(1)——(10)班学生状况:高一新生来自不同学校,信息技术基础参差不齐,有零起点的学生,也有经过多年系统学习的学生。在教学活动组织和教学内容安排中应加以区分,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和提高。教学环境硬件环境:多媒体机房软件环境:电子教室软件,网络学习,电子作业应用媒体:ppt课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讲授与引导相结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过程与方法:能够利用信息的基本特征能够从日常生活中归纳和利用信息解决问题,正确认识、区分和选择不同类型的信息,增强鉴别、利用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认识到信息在生活中的价值及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教学重点信息的概念,信息的特征教学难点对信息特征的理解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媒体应用A、导入新课:人类社会的发展,相继经历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电气时代这几个显著的生产力发展阶段。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开始,伴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人类又跨入了信息时代,我们今天正生活在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从而引出信息是人类不可缺少的第三类要素。B、进行新课:一、信息1、古代的信息传递方式:人类的生存离不开信息,语言的产生就是表达信息的需要。问:同学们所知道的古人存贮、传递信息的方式都有哪些呢?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烽火狼烟、飞鸽传书、驿马快递等等。问:你能举出现代社会传递和处理信息的事例吗?2、信息的概念:问:中外学者是怎样表达信息的概念的呢?香农: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即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信息工程角度维纳:信息是区别于物质与能量的第三类资源。钟义信: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其它:信息是对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的表征,能够消除认识上的不确定性。我们自己通过对信息传递过程的分析来深入了解和认识信息的含义:3、信息的传播过程[课堂活动]提出活动任务:分组阅读P3-4页例2、例3材料,分别完成后面表格。各组分别报告结果。注意:信息传递过程中的五个要素:内容、载体、途径、接收方、作用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信息传播的过程。信息的含义:利用文字、符号、声音、图形、图像等形式作为载体,通过各种渠道传播的信号、消息、情报或报道等内容,都可称之为信息。注意:信息与信息的载体的区别二、信息的基本特征我们通过对信息传播案例的分析来了解和认识信息的基本特征:(主要是学校有疯狗要人的示例)[课堂活动]提出活动任务:分组阅读P5页例1-例5材料,分析每则案例中信息的特点。归纳分析信息的特征:1、传递性:打破了时空限制。播放短片(烽火传递信息)2、共享性:通过信息交流而共享。3、依附性和可处理性:依附于媒体介质,可处理、存贮。4、价值相对性:具有使用价值,价值大小取决于接收者的需求和认识、利用能力。5、时效性:随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6、真伪性:并非所有信息都是对客观事物的真实反映。C、课堂练习:1.下列选项,不能称为信息的是()。A.报上登载的中国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的消息B.高中信息技术课本C.电视中播出的亚运比赛各国金牌数D.高中信息技术会考成绩2.2006年小明到北京旅游,他带了一张爸爸1998年到北京出差时购买的地图,结果这张地图没有给他带来什么帮助。这件事情说明了信息的()特性。A.传递性B.时效性C.不完全性D.真伪性3、以下典故谚语具有信息的哪些特征(1)知己知彼,百战不殆。(2)老黄历看不得。(3)一传十,十传百(4)一人计短,二人计长(5)真假难辨(6)玉不琢,不成器(7)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D、小结:E、布置作业F、结束新课分组讨论问题集体回答问题个别回答问题集体回答问题开展学习活动播放ppt课件播放ppt课件中的图片播放ppt课件中的讨论题目:生态演习播放幻灯片:课堂综合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