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山东省山亭区《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内部题库及答案(真题汇编)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浣纱溪畔苎萝村,是西施的故乡,这个看着并不起眼的________,却孕育了一代绝色佳人,是清澈的浣纱溪的________,使得西施有了倾国倾城的容貌和________的心灵。在国难当头之际,西施忍辱负重,以身救国,表现了一个爱国女子的高尚思想情操。A:乡井滋补秀外慧中B:村落滋润冰清玉洁C:乡村润泽兰心蕙质D:村庄滋养秀色可餐答案:B2.王某拾到李某丢失的钱包,当李某向王某讨还时,王某拒不归还,二人由此形成的债权关系是()。A:无因管理之债B:合同之债C:单方民事法律行为之债D:不当得利之债答案:D3.李某8岁的儿子小勇平时非常调皮,经常用石头砸坏别人的东西,攀摘花草树木等。一日,当小勇在家门口玩耍时,遇见刘某用三轮车拉着镜子。邻居王某见状说:“你敢不敢把那个镜子砸碎,敢的话就算你厉害。”小勇听完当即就拿起石头砸过去,结果致使价值600多元的镜子被砸碎。另一日,小勇在学校上自习课时与同学小雷发生争执,并将小雷的手臂打伤,小雷治伤花去医药费1000元。A: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C: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D: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答案:D4.由于债权人的原因,债务人无法向债权人给付合同标的物时,债务人可以将合同标的物交付提存机关。债务人将标的物提存后,标的物毁损、灭失的风险由谁来承担?()A:债务人承担B:提存机关承担C:债务人与债权人共同承担D:债权人承担答案:D5.某报社在一篇报道中披露某女影星甲曾做过不光彩的事情,致使甲备受歧视。甲因无法忍受巨大的精神压力,跳楼自杀未遂,但造成终身残疾。该报社的行为()。A:侵害了甲的隐私权B:是如实报道,不构成侵权C:侵害了甲的健康权D:侵害了甲的生命权答案:A6.公民、法人均可享有的民事权利是()。A:姓名权B:名称权C:肖像权D:著作权答案:D7.本人知道他人以本人的名义实施民事行为而不作否认表示的,视为()。A:以上说法都不对B:同意代理C:不同意代理D:放弃追认权答案:B8.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A:先占B:无因管理C:创作文学作品D:设立遗嘱答案:D9.下列选项中,属于要约的是()。A:甲在淘宝开店,挂出一件标价100元的新款衬衣,并表述见单发货B:甲商场用电子邮件向客户邮箱发送当期商品价目表C:甲网站弹出广告窗口,乙汽车商以10万元特价出售B级汽车D:甲在校园网上发布,有一本旧书以30元出售,有意者按帖中所留电话号码联系答案:A10.老张去世,留下他的妻子照顾10岁的女儿,他还有两个兄弟,关于他遗产的继承叙述正确的是()。A:妻子、女儿和两个兄弟都可继承,且继承份额相同B:因为女儿未成年,妻子是女儿的监护人,因此由妻子继承所有遗产C:妻子、女儿继承,女儿的继承份额可酌情增加D:妻子和两个兄弟都可继承,妻子继承一半,两兄弟各继承四分之一答案:C11.对“度”的理解,下列哪项是错误的?A:煤气表上,1度煤气指在标准压强下的1立方米煤气B:眼镜片的度数为镜片屈光度的100倍C:啤酒的度数指所含酒精的体积百分比浓度D:电表上,1度等于1千瓦小时答案:C12.2014年,全国特殊教育领域,专任教师与招生人数比约为:A:1∶2B:33∶23C:1∶1.4D:3∶5答案:C13.《物权法》第39条规定:所有权人对自己的不动产或者动产,依法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利。这一规则是()。A:义务性规则B:授权性规则C:任意性规则D:强制性规则答案:B14.某服装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用印有“××牌运动服”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人未轻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承担该损失的是()。A:装卸工人的雇主B:装卸工人C:运输部门D:某服装厂答案:D15.概念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认识,事物的本质特征决定事物的性质,是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特征。根据概念所包含的属性的抽象与概括程度,概念可分为具体概念和抽象概念。按事物的指认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具体概念,按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形成的概念称为抽象概念。A:冰和雪都是冷的,火和血液都是热的B:巧克力和土地都是棕色的,而雪和面粉都是白色的C:香蕉和木棒都是长的,而球和西瓜都是圆的D:香蕉和西瓜都是水果,而白菜和土豆都是蔬菜答案:D16.甲、乙是夫妻,共育有一子一女,均已成年,甲的老父亲因缺乏劳动能力而与甲、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