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4
2/4
3/4
4/4

在线预览结束,喜欢就下载吧,查找使用更方便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心理教育个案研究南师大附属小学周艳一、个案基本情况性别:男年龄:12岁籍贯:南京标准身材,是个很有样子的大男孩,思维也比较灵活。二、问题行为概述行为方面:恃强凌弱、打架斗殴。不尊重老师,经常在课堂上为所欲为,与老师发生冲突,打、骂师长,并在课桌上刻下要杀死XX老师的危险信号。进入游戏机房玩一些不健康的游戏。(2)学习方面:对学习缺乏兴趣,学习习惯差;上课严重不守纪律,经常起哄,影响他人学习;经常不做或少做作业;注意力不集中,没有持久性。(3)性格方面:性格暴躁,容易冲动,自控能力差,散漫任性;有时情绪好起来会帮助别人;爱发脾气;有缺点或错误偶尔能承认(主要看当时心情决定),但坚决不改。三、个案生活背景家庭关系复杂:1、父亲是某建筑公司工人,年轻时性格也很暴躁,现在由于年龄大了,又已为人父,所以脾气有所改善。2、母亲与父亲感情不和,在孩子一年级时就离婚,并且很少甚至从来没再来看过孩子。3、爷爷是个高级知识分子,原来在古生物研究所工作,是个知书达理的人,但是由于很要面子,有时也会袒护自己孙子的缺点。孩子和爷爷奶奶还有父亲一起生活。家庭结构的特殊和孩子成长的特殊经历养成了被试对象种种不良习惯,性格和学习习惯形成了明显的偏差,最后导致学习成绩很差,行为习惯也颇让人担忧,给班级氛围造成不良影响。四、个案分析①家庭生活:父亲有正当的职业和收入,又有爷爷奶奶照料,现在的家庭生活还算稳定,但是被试小时候经历了父母争吵、打骂以至于最后离异的生活,父母争吵、打闹的言语和行为对他的性格形成产生影响,致使他的性格暴躁,攻击、复仇心理严重。由于父母离异后,从小缺乏母爱,同时又伴有自卑、苦闷、消极悲观的心理,对家庭缺乏归属感,长此以往,形成了好斗、爱发脾气、情绪不稳定、攻击性强的性格。再加上父亲的性格又比较暴躁,管教方法单一,造成孩子行为自由散漫、不守纪律以及强烈的叛逆心理等问题。③学校生活;被试对象由于疏于家庭管教,学习成绩差,性格暴躁,和同学不能很好相处,情绪易激动,克制力差,爱起哄,爱打闹,受到批评或挫折时不能正确对待,而往往采取缺乏理智的攻击性和破坏性行为以解心中之恨、报复别人,因而常会一时冲动违纪违章。但是作为他同时心理上又特别需要一种被大家认同的心理需要,所以常常采取一些极端的行为来引起大家的关注,但是这样做只能是恶性循环,让更多的同学离他而去,不愿和他接触,心理上被人疏远,也找不到倾吐对象,就更加剧了他的叛逆和偏激的心理,导致他行为的偏激和放肆。做一些极其危险的动作以引起同学的注意,甚至以与老师斗气,不承认错误,对老师打、骂来让大家明白自己是有“本事”的,即使他和老师发生冲突,他无理,老师和学校也只能好言相劝,教育为主,时间久了,他觉得这样做可以让大家不小瞧他。五、个案辅导策略①认真翻阅被试对象的材料,到前班主任、任课老师及其同学中了解他的个性品质、兴趣爱好、生活状况、学习情况、心理健康水平、身体素质现状,对其进行全方位的分析,寻找突破口,找到开启他心灵大门的钥匙。在日常教育当中“捕捉其闪光点”。②与他及其家庭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经常与他沟通,让他倾吐自己的心声。宣泄自己的感情,化对立情绪为融洽气氛。特别是在沟通时注意他的情绪,在情绪激动时,我就不和他多说话,即使说了也会让他心生厌烦,在他情绪平静或是情绪很好的时候旁敲侧击的和他谈话,这种谈话不是简单的说教,是真诚帮助、鼓励他正确认识自己的优点,认识自己的父母、同学,接受他们的指导、培养。锻炼他学习、交往及良好行为的品质,提高他的自信心,找到自己在班级、学校、家庭、社会中的位置及感觉。比如他欺负同学时,当时我并不急于和他谈话,分析欺负同学的危害等,因为据以往的经验,这时候谈话对他这样屡犯同类错误的孩子来说是无效的,而且还会引来他与你的冲突和矛盾,不如让他心平气和之后,找个他心情好的时候在来谈,效果更好,不要就事论事,可以引用别人的例子来让他谈谈,因为让他直接批评自己他是很难做到的,不如让他去分析其他人,同样可以明理,再联想到自己的做法,得到自省,那么我们教育的目的就达到了。③经常与其家长取得联系,以一颗真诚的心与家长沟通,表明我们的目的是和家长共同努力使这个孩子进步起来。同时让家长正确教育孩子,帮助家长树立起教育孩子的信心,让他们从与学校对立情绪中解脱出来,与学校共同担负起教育孩子的责任,指导家长共同做好转变工作。在与他父亲的交谈中,我常常是比较客观的去分析孩子的问题,因为出于心理学的考虑,家长总是会对自己的孩子有所偏袒,这是可以理解的,比较客观的去说明问题,会让家长比较容易接受,容易和老师配合,尽管他的孩子经常骂我,甚至是出手伤我,家长跑来向我道歉的时候,我还是会比较客观的说明孩子这样做对他自己有哪些危害,我的做法也让他的父亲和爷爷很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