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览加载中,请您耐心等待几秒...
1/10
2/10
3/10
4/10
5/10
6/10
7/10
8/10
9/10
10/10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已经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直接下载吧~

如果您无法下载资料,请参考说明:

1、部分资料下载需要金币,请确保您的账户上有足够的金币

2、已购买过的文档,再次下载不重复扣费

3、资料包下载后请先用软件解压,在使用对应软件打开

专业《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题库,word格式可自由下载编辑,附完整答案!山西省吉县内部使用《卫生招聘考试之卫生招聘(文员)》考试必刷200题真题题库及答案(网校专用)第I部分单选题(100题)1.下列物权中属于担保物权的是()。A:留置权B:地役权C:建设用地使用权D:建筑物区分所有权答案:A2.除共有人之间另有约定外,对共有财产的重大修缮,应经占一定份额的按份共有人同意方可。该份额为()。A:1/2以上B:1/3以上C:2/3以上D:3/5以上答案:C3.根据《著作权法》的规定,邻接权包括出版者权、表演者权、录制者权和()。A:发表权B:广播电视组织权C:报酬权D:署名权答案:B4.甲与乙结婚五个月后,乙怀孕,甲病故。当时,甲、乙共有财产18000元,甲之父丙提出与乙平分。乙不同意,遂向法院起诉。请问:人民法院对这笔财产权如何处理?()A:乙和丙平分,各9000元B:乙得12000元,丙得3000元,为胎儿保留3000元C:乙得12000元,丙得6000元D:乙得6000元,丙得6000元,为胎儿保留6000元答案:B5.2013年2月1日,甲将位于长江西路的一套自有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乙,并办理了抵押登记,3月20日,甲又将该房产抵押给债权人丙,但一直拒绝办理抵押登记。4月13日,甲擅自将房产转让给丁并办理了过户登记,下列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乙可对该房屋行使抵押权B:甲和丙之间抵押合同已生效C:丙可要求甲赔偿自己所遭受的损失D:甲和丙之间转让房产的合同无效答案:D6.光彩夺目的金刚石的化学成分与下列哪个一样?A:玻璃B:琥珀C:铅D:石墨答案:D7.下列属于应用软件的是:A:DosB:WindowsXPC:LinuxD:QQ答案:D8.甲先将一套商品房租赁给乙,后又将这套房屋卖给丙,丙办理了过户登记手续,现丙要求乙搬出房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将房屋卖给丙侵犯了承租人乙的优先购买权B:甲与丙的房屋买卖合同是有效的C:丙要求乙搬出房屋是合法的D:房屋所有权的转移不影响甲与乙的租赁合同效力答案:C9.比尔·盖茨说:“在市场竞争的条件下,首先是员工素质的竞争!”由此可见:A:员工是市场经济的主体B:在市场经济下才有人才的竞争C:人才竞争是市场竞争的核心D:市场竞争是人才的竞争答案:C10.甲误将一件内藏5000己人民币的旧大衣扔到垃圾堆,旧大衣被拾荒人乙拾到,并发现了此钱。后甲闻讯前往乙家要钱,未果。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应将钱还甲,仅仅保有大衣B:该钱为隐藏物,乙因发现而取得C:乙依据先占原则得到衣服和钱D:甲已丢弃衣服和钱,不应该再要回答案:A11.回归线,是太阳每年在地球上直射来回移动的分界线。其中,地球上的南北回归线是:A: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B:极昼与极夜的分界线C: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D:低纬与高纬的分界线答案:C12.甲将自行车没有上锁就放在楼道内;邻居乙知道是甲的自行车,为防丢失,代为上锁。此案中乙的行为构成()。A:共同侵权B:违法行为C:不当得利D:无因管理答案:D13.十八大报告指出,()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A:创新驱动B:转型升级C:深化改革D:结构调整答案:C14.下列有关名誉权和荣誉权的不同点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与荣誉权不同,名誉权没有表明民事主体在社会中的信誉与评价B: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取得方式不同C:名誉权与荣誉权的客体内容不同D:荣誉权具有专属性,名誉权具有普遍性答案:A15.下列关于表述法的效力的选项哪个是正确的?A:法律不经公布,就不具有效力B:法律生效后,应该使一国之内的所有公民知晓,所谓“不知法者得免其罪”C:“法律仅仅适用于将来,没有溯及力”,这项规定在法学上被称为“从新原则”D:一切法律的效力级别高低和范围大小是由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基本法律所规定答案:A16.老张去世,留下他的妻子照顾10岁的女儿,他还有两个兄弟,关于他遗产的继承叙述正确的是()。A:妻子和两个兄弟都可继承,妻子继承一半,两兄弟各继承四分之一B:妻子、女儿继承,女儿的继承份额可酌情增加C:妻子、女儿和两个兄弟都可继承,且继承份额相同D:因为女儿未成年,妻子是女儿的监护人,因此由妻子继承所有遗产答案:B17.王博拥有一套别墅,他的下列哪种行为不能体现物权的性质?()A:王博居住于此别墅的行为B:王博制止欲侵占此别墅的赵某C:王博将